青云谱区:在“变”与“不变”中谋发展

12.06.2014  11:28

  今年 1-5月份,青云谱区财政总收入实现16.17亿,同比增长28%,增幅在南昌市13个县区(开发区)中位居第一,曾经的老工业区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面对洪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的大机遇,肩负产业转型升级重任的青云谱区,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弹好了一首“”与“不变”的协奏曲,书写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功能品位提升,社会民生改善的动人篇章。在不断的努力下,该区荣获2013年度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县区突出贡献奖。

   变:加速产业结构转型

  不变: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近年,青云谱区一改老工业区的发展疲态,加速产业结构转型,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在井冈山大道与三店西路交界处,一处气势磅礴的高端商务楼群不时引来路人的目光。这里原为江西压力锅厂,经过腾笼换鸟,青云谱区引入客商投资3亿多元,在此建设了欧美世纪中心商务楼群,成为众多商家的“香饽饽”。虽距离年底正式开业还有半年多,却已有北京银行、宾利江西营销总部等十多家知名企业落户在此。该中心销售经理顾天一介绍,中心开业后,入驻企业可达300余家,每年将为青云谱区创造一笔可观的税收。

  令人期待的还有位于昌南工业园的深圳农产品交易中心二期工程。该项目占地210亩,工程面积达16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目前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12月份将全面投入使用。南昌深农二期主要经营冻品、水产、调味品等产品,与一期经营的蔬菜、水果、粮油相互补充,共同打造江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巨无霸”,年营业额有望达到250亿元,带动8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届时,南昌市民菜篮子里95%的品种都可由此供给解决。

  这些,仅仅是青云谱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两个鲜活例子。在产业不断升级、转型中,青云谱区立足长远,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以洪都老工业基地被纳入全国首批4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为契机,青云谱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腾出老工业基地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之笼”,换上发展商贸、商务楼宇、市场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循环经济之鸟”。今年,该区将重点推进赣鄱民俗风情街、南昌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等总投资262亿元的74个重大重点项目。在这些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就占了31个,这些项目描绘着青云谱区由老工业城区向现代商贸新城蜕变的美丽前景……

   变: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不变: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

  “你的糖尿病控制得挺好,以后还得注意少食多餐,尽量清淡……”5月20日,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对象湖社区45岁的张爱英进行免费常规检查。张爱英高兴地说:“有了这健康档案,我们保健就更有针对性了。

  目前,青云谱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95%以上,依据档案,社区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婴幼儿、孕产妇、60岁以上老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好地知病养病,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青云谱区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财力向民生倾斜。今年,该区将筹集资金6.8亿元重点办好教育、就业、社保、城乡救助、住房等十个方面的48件实事,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依托旧城改造,青云谱区大力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去年,该区重点推进了九洲高架、十字街、象湖东岸260亩、何坊西路、广州路以北132亩地块、洪都05号地块等10个旧城(棚户区)改造和市重大工程项目的房屋征迁,征迁房屋面积达71.21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3万多人。

  今年,青云谱区根据全市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战略部署,按照“突出重点、连线成片”的原则,继续发力,启动了规模宏大的第二轮旧城改造。重点实施覆盖全区的万溪村、象湖隧道暨下尧城中村、洪都南大道以西等六个地块的连线成片改造,房屋征收面积达121万平方米。其中,该区前万城中村改造项目需征收570户村民住宅、厂房及店面,征迁面积约2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36户签约,拆除房屋面积13.42万平方米。不久的将来,村民们就可以告别老旧的农房,搬进现代化生活小区,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一圆自己的新房梦。

  (俞莉 邹文斌 记者 庄艳)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