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动嘴 干部跑腿——青原区深化水行政审批改革速记

19.04.2016  11:19

 

3月初,在青原区行政服务中心水利服务窗口递交取水申报材料,星级服务,让闯南走北的东固六渡水电站老板郑远权深感这里的不同。20天后,青原区水务部门人员把取水许可证送上门,又让他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么快办下了取水许可证,效率真高!”郑远权满脸的感慨,“现场调查时,水务部门工作人员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办事这么认真,当时我还以为没戏了。

法不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从方便群众出发,大力推行程序简化、审批透化、服务优化,让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行政服务岗位上干了7年的青原区水务局行政服务科科长刘苏娟一语中的。

2009年,青原区水务部门率先推行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力量,对29项水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缩减9项,缩减率31%。同时,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将许可事项向行政服务科集中、审批权限向窗口集中,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审批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

大刀阔斧推进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在“十二五”期间。刘苏娟介绍,2014年青原区水务部门遵循“清单之外无职权,法定职责必须为”原则,实施“三单一网”工作,清权、减权、确权、制权,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清理规范责任、权力清单86项,压缩54项,压缩率达38.57%。以清单为依据,依托区行政审批服务网,打造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等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办事一张网、服务零距离”。

平台搭好了,网络铺开了,如何方便民众,关键取决于人,取决于责任。

前来办事的群众,有粗心大意的,有能力困难的,有带个人情绪的……”多年的窗口经历,练就了刘苏娟洞察人心的本领,工作上应付自如,“妥善解决群众需求与依法行政许可之间的矛盾,最好办法是规范制度,健全制度管人管事机制,一切按程序办事,公平公正公开。”刘苏娟说。

来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马上就有引导员为你服务。大厅右侧,还放置了电子触摸屏、打印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方便群众办事。在水利服务窗口,只见案桌上摆放工作流程、服务指南、申报表格等,办什么事提供什么材料,一目了然。“我们还开通了网上审批,分分钟就可搞定,快捷便利。”刘苏娟说。

水利无小事。为解决偏远群众办事,青原区水务部门在乡镇设立水利便民服务站,向服务对象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由乡镇水利员提供全天候服务,实现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区。

富滩镇是全市扩权强镇试点之一。2014年,青原区把农田水利、山塘、县管河道管理等权限下放至富滩镇,成立富滩镇综合执法局,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死角。“接好权、办好事。仅两年建成农业示范园,流转土地1.5万亩,引进吉丰蔬菜、联大水蜜桃、金丰火龙果等一批高品位龙头企业,熙龙生态科技园在上海Q板成功上市。”富滩镇党委书记廖邦烘对扩权强镇试点有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