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周而复始的“新闻销瓜”尴尬了谁?

22.07.2014  12:28

  爱心汇聚的力量有多大?两天卖了近50万斤西瓜!上周四朋友圈转发一条信息,平罗县高仁乡瓜农西瓜熟了愁销路。本报记者及时赶赴当地了解,次日便刊发消息并在微博和朋友圈转发扩散,随后两天,高仁乡拉瓜车络绎不绝,截至昨日,滞销的西瓜已近售罄。(《新消息报》2014年7月21日)

  包括西瓜在内的农副产品出现滞销现象之后,农民微博求助,更有了新闻意识,知道了“新闻促销”的大作用,于是积极求助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以爱农、亲农、怜农和扶农为己任,积极报道,一呼百应,一下子解决了农民西瓜滞销的后顾之忧,新闻媒体、企业和个人的爱心无疑都值得称道。

  可是,透过“新闻促销”西瓜的背后,不难发现有一种责任一直躲在背后,不肯露面,这就是当地村和乡镇政府的责任缺失。农民种植西瓜也许属于自发经济行为,但是作为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不仅有责任帮助农民种好瓜,更应该积极为农民西瓜的滞销跑前忙后,发展农村经济,虽然现在农民种植体现了自主性和自留性,但是政府的管理责任不能自留,更不能承包,当好农民的后勤管理师,是政府义不容辞的市场责任和义务。

  农民农产品滞销,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闻媒体,而不是去找政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求助的错位,这也难怪,以往农民的农产品出现了卖不动的现象,农民也想到了要去让政府帮忙,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碰钉子,农民只有更失落,而在一些乡镇基层政府官员看来,农民种西瓜,自己选种,自己管理,自己销售,政府不该管天经地义,因为现在是承包制,表面上看干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也是一种强词夺理和胡搅蛮缠。

  虽然说现在农民种植权在农民手里,农民想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并非是管理和服务的放任自流和随意放手,农民养活着镇政府,政府就应该为农民利益好好管理,扎实服务,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并非是减少服务,放弃责任,而是应该进一步体现服务者的角色,将过去停留在管理上的精力腾出来给农民服务,这才是大社会小政府应该做的好事情。

  现在农民农产品一滞销,就会求助新闻媒体,已经成了各地流行的做法,新闻媒体和社会爱心都体现了责任的担当,但是,责任是一个定量,一方承担的责任多了,也就意味着另一方承担的责任少了,新闻媒体和社会爱心的责任仅仅是一种道义,而基层政府的服务责任则是必须的份内天职,热热闹闹的“新闻促销”,镇政府却成了名符其实的旁观者和看热闹者,这不能不说是镇政府服务打酱油。

  农民农产品滞销,农民积极求助镇政府,如果镇政府无能为力或者深感棘手,转而由镇政府积极求助新闻媒体,这才是应有的滞销促销程序和策略,农民越过镇政府直接求助新闻媒体,分明也是另外一种“越级上访”,农民农产品滞销,镇政府比农民还着急,这才对头了,平时说政府是农民的贴心人,父母官,有困难,找政府,关键时候就要用行动来体现,干部包村如果只包好处和荣誉,而不包管农民的西瓜滞销困难,就体现不了包村的好处,如今正在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反“四风”,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如果干部连农民西瓜滞销都视而不见,形同陌路,不闻不问,那么要让老百姓信服作风建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