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3年,在全省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青山湖区荣获江西省教育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今年也即将迎接国家教育部的义务教育均衡达标评估。这个成绩的取得对于青山湖区来说,虽然说来得并不容易,可但也并不意外。
青山湖区地处南昌市城乡交接地段,至2014年8月底,全区共有区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44所,其中,小学3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区职业学校1所、区少儿活动中心1所,区体校1所,区属公办幼儿园3所。目前,全区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7.16%、83.07%、104.7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小升初比率100%,2013年初中巩固率91.1%,初中在校年辍学率0.09%,三残儿童入学率91.73%。面对这样复杂的环境,青山湖区是怎样做到高位而全面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对青山湖区教体局局长胡小明做一个采访。
记者:过去青山湖区的教育一直是一块短板,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青山湖区的教育迅速崛起,并使义务教育达到均衡,这些成绩的取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胡小明: 近几年来,青山湖区的教育不断发展,也取得了些成绩,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青山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青山湖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始终站在教育兴区的战略高度,把“教育兴区、教育强区”列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完善“以区为主”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同时,为了给青山湖区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青山湖区委、区政府先后于2009年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湖发〔2009〕14号),以及于2014年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发〔2014〕17号)(以下简称《意见》),分别提出38条和20条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加在大投入上真抓实干,例如,《意见》中提出,自2014年起,在省、市规定的义务教育生均教育公用经费的标准基础上,适当增加全区公办学校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学生数在500人(含)以下的学校每人每年增加200元,学生数在500至1000人之间的学校每人每年增加150元,学生数在1000(不含)人以上的学校每人每年增加100元。仅此一项,我区每年需增加的教育投入约600万。
二是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教育网点布局。 2011年-2013年,青山湖区先后投入了2.2亿元,实施标准化校园建设,完成了湖坊学校、华安学校、青新小学等25个教学楼新改扩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3万多平方米,建设现代化运动场13个,铺设塑胶地面6万多平方米。投入了1500余万元用于学校美化亮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投入3600余万元,为学校新配各类教学器材29万多件(套),全区所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图书馆藏资料和音体美等教学器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区所有班级实现了“班班通”,初中生均图书30册,小学生均图书20册。2014年,青山湖区又有10个校建项目纳入青山湖区重点项目工程,预计投入资金将达3.29亿元,其中义坊学校、胡家小学、佛塔小学新建工程已于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京东学校二期工程、南钢学校运动场馆改造工程等8个工程已进场动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青山湖区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36401㎡,有效改善青山湖区近18000名学生的就学问题并进一步优化全区教育网点。随着青山湖区的教育网点布局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逐步整合强化,青山湖区的中小学学校数由之前的62所减少到目前的44所(包括扬子洲的5所中小学)。
三是引进教育人才、落实老师待遇。 近几年来,青山湖区共选调、招聘优秀教师700多人,有效解决了教师严重缺编问题。同时又分批面向全区招聘了18名教研员,将优秀拔尖人才选拔到教研岗位上来,充实教研力量。目前,青山湖区共有省市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5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骨干教师250人,省市教学标兵9人,享受市政府津贴1人,市级名师2人。另外,青山湖区教师工资、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待遇与公务员一视同仁,免费享受体检待遇。教师绩效工资每人每年28500元,农村边远地区教师享有人均每月210元特殊津贴,最高的达360元。为全区2463名任课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专用电脑。同时,我区每年教师节拿出30多万重奖优秀教师,全国一等奖1万、省一等奖5千、市一等奖3千。在2014年印发的《意见》中,又明确提出,对荣获国家级名师、名校长每人一次性奖励10万元,省级名师、名校长每人一次性奖励5万元,市级名师、名校长每人一次性奖励3万元。
记者:刚刚您谈到了近几年来青山湖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在校建、教学设施装配以及教师待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我们现在倡导的教育均衡,是指孩子们不但要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还应该拥有优秀的老师和高质量的教学。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方面,你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胡小明: 经过几年大刀阔斧的建设之后,青山湖区学校的硬件建设基本达标。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提高教育内涵,实现高位均衡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
一是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利于解决学校之间管理水平和师资条件的差距,因为社会中存在的“择校”现象实际上是“择师”。今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其实,青山湖区早在2008年就开始推行交流制度。青山湖区深知本区城乡插花地带的特点,非常重视师资水平的全面提升。自2008年实施交流制度以来,青山湖区逐年推进城乡教师和城乡学校校长交流工作,交流方式已从单一的单向交流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城乡(强弱)学校交流、校长任职交流、学区内交流三种交流方式融合的交流机制。交流对象为学校在职老师(男老师50周岁、女老师45周岁以上除外),其中以下两类老师必须要参与交流:一是城区学校需评、聘中高级职称但无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教师;二是没有城区学校任教经历的年轻农村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过去三年,青山湖区中小学校已完成城乡干部教师交流220多人。2014年,我区进一步加大交流力度,新交流干部、教师167人。目前,正在交流教师262人(干部任职交流87人,教师交流175人),占教师总数的10.6 %。
二是加强内外学区化建设。 为提升城乡教育整体水平,青山湖区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全区15所城区学校每所对应1至2所农村学校,引导和帮助农村学校发展。2013年,青山湖区教体局制定并下发《青山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区17所学校纳入学区建设试点,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采取1+1或1+X模式组成七个学区,以后我们还将逐步扩大学区学校数,形成较为稳定的学区。
在充分调动利用内部优秀资源的同时,青山湖区不断开拓创新,积极从外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2014年,青山湖区不断与本区域内的优质学校联合办学。一是香溢花城小学与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对外挂牌为南师附小香溢花城校区,二是义坊学校与南昌市第三中学合作办学,对外挂牌为南昌市三中罗家校区。此类合作办学,两校将分享南师附小和南昌三中先进的办学思想、优质的师资队伍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可尽快提升 我区合作校 的教育教学水平,做到合作共赢,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三是创建学校特色品牌。 通过开展“一校一品”工程建设,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办学特色。新才学校的“随班就读”融合教育、铁路二小的“墨香校园、数字校园”、青新小学的“绿色环保”等一批特色教育品牌脱颖而出。4所学校评为“南昌市新农村特色示范校”、5所学校评为“南昌市素质教育示范校”、2所学校评为“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3所学校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青新小学被联合国环境教育基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国际生态学校”。
记者:据了解,青山湖区是我们南昌市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地,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外来人口子女在你们区域接收的教育现状如何呢?
胡小明: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平等义务教育权利。青山湖区政府先后下发了《青山湖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和《关于深入开展“服务新青山湖人(流动人口)建设和谐青山湖”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一视同仁,做到就近入学,混合编班。同时,不断增加接收外人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2010年还只有6所,现在已经扩充为所有学校。
2014年,全区公办学校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2553人,占全区公办学校中小学生总数的27.5%,是全省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最多的县区,每年将增加教育事业费支出1亿多元。2014年秋季,全区公办小学新生招生人数约6662人,其中随迁子女约2443人,占公办小学招生总人数的36.6%;公办初中新生招生人数约3303人,其中随迁子女约745人,占公办初中报名总人数的23%。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的公平性,一再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要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对此,您是怎样做的呢?
胡小明: 青山湖区除了致力于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让城乡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之外,还把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
目前,青山湖区确立了“随班就读为主、特教学校为辅”的工作思路,切实地将残疾儿童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我区以我省首所“随班就读”试点的新才学校为依托,积极发展融合教育,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走进校园,享受正常校园生活。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青山湖区一直没有特教学校,为妥善解决我区特殊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青山湖区先后与南昌市育智学校、南昌市盲童学校、南昌市启音学校签订接收我区适龄残疾(弱智)儿童正常就读,而我区每年向三校各校捐助10000元的协议。残疾程度较轻的“三残”儿童让其融入校园,接受“随班就读”教育,残疾程度较重的“三残”儿童则到相关专业学校接受特殊教育。2013年,全青山湖区有残疾儿童少年266人,已入学240人,其中随班就读231人,入学率达90%。
2014年,在《意见》中,特殊教育作为独立的一条列了出来,文件中要求逐步提高残疾儿童生均经费,按一般生均经费的6倍予以保障,从今年开始,将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000元,以后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每人每年5000元,2016年达到每人每年6000元。同时,增配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提高我区特殊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