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取得实效

19.01.2015  11:32

   转政风带行风促民风 树立作风建设新常态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的收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过程中,青山湖区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抓好“两方案一计划”中明确的事项整改,破解“四风”顽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转政风带行风促民风,树立作风建设新常态。

  以上率下示范带动

  在正风肃纪上持续发力

  领导干部的作风连着优良的政风与党风,关乎着全社会风气的好转。青山湖区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坚持以上率下,把领导带头示范作为推动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区委常委班子坚持走在前头,做到主动担责,率先垂范。既按照个人问题整改清单带头认真整改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又认真落实“两方案一计划”中认领的整改任务,按时按质抓好整改任务落实。同时,该区各活动单位坚持“一把手”带头,层层传导压力,级级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四风”整改活动中,青山湖区采取暗访抽查、专项督查、发函督办、集中通报、及时约谈等方式抓调度、督进度、问效度,督促专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截至目前,该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项,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62个;认真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全区各级15299名党员干部人人承诺,坚决不出入私人会所,并一一签订了承诺书。开展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行五零工作作风”建设活动,查处落实不力、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等行为;调整清理办公用房11231平方米,同时坚决打击查处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问题并取得成效。

  聚焦矛盾集中整改

  在解决民生诉求上持续发力

  作风建设新常态就是要根植群众、执政为民。青山湖区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敞开大门,全过程发动群众参与整改,确保整改工作真改、实改。该区搭建了“青山湖家访”网民互动平台,形成信箱、电话、短信、网络、领导家访“五位一体”的民意反映体系,保持与群众沟通渠道畅通,进一步收集到基层、群众关于整改的意见建议90多条。

  围绕民需民盼,围绕矛盾诉求,青山湖区坚持即知即改和集中整改并重,专项整治和正风肃纪并举,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2014年以来,该区开展了影响社会稳定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的集中排查和综合治理,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约访,截至目前,各类突出信访问题办结率达92.8%;着力开展环境违法问题清查工作,清查整治企业48家,处理省、市、区投诉企业污染转办件共145件,完结率100%;打击非法行医行为集中整顿,处理非法行医投诉件23件。积极回应群众司法期盼,执结涉民生案件32件,执结率91.49%,执结标的到位率达71%,居全省法院首位。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持续发力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青山湖区将广大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强大动力。

  2014年,青山湖区坚决把解决发展掉队、城市管理脏乱差、干部管理缺位、干部精气神“四个突出问题”作为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围绕解决发展掉队问题,从干部的思想、作风、素质、能力入手,想办法,动脑筋,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创业,聚焦发展,实干求变,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产业大招商、项目大推进、建设大投入、房屋大征收、作风新常态,重点启动和实施了昌东罗家片区、临江商务区、幸福渠流域起步区、中心镇域区“四大平台”建设,规划和推进了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南昌LED产业创新示范园、小微企业产业园等一批质量高、体量大、上档次的“高大上”项目。2014年青山湖区财政总收入等8项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6项指标在全市进位前移。其中,财政总收入增幅提升5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提升8位,全面刷新了青山湖区发展升级的新速度。

  熊焕明 记者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