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春运要快更要“以安为先”

05.02.2015  11:49

  2015年春运大幕2月4日正式开启,将持续至3月16日,为期40天。据交通运输部消息,预计2015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3.4%。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结合历年春运事故的数据分析,确认春运期间最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八类交通违法行为,即醉驾、超员、超速、货车载人、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非法营运、不系安全带。提醒驾驶员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拒绝驾驶或乘坐超员车辆,发现客车存在超载超员行为,可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途径向公安交管部门举报;广大客运驾驶人安全谨慎驾驶,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提高警惕;客运企业要利用动态监控手段确保驾驶人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乘客如发现驾驶人出现疲劳驾驶症状或连续驾驶时间过长,应及时制止其继续驾驶。(《人民日报》2015年2月4日)

  去年春节,短短8天假期,仅仅因为节日车祸,数百万鲜活的生命无疾而终,倒在了假日的车轮下,离我们远去,假日的欢乐因为如此的血染而凝固在了悲怆的氛围中,幼小的孩子失去了妈妈,妈妈也失去了亲娘,儿子失去了爸爸,父亲失去了女儿,上千个家庭及其亲友注定过了一个刻骨铭心而悲痛的假期,车祸猛于虎,假日车祸猛于恐龙,斯人已去,我们还在路上,节日交通事故的警钟为我们再次敲响!

  节日交通安全,交通警察放弃了休息时间在路上执勤,疏导交通,保障交通安全,交通警察为节日安全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和过年走亲戚、旅游的井喷以及人满为患的旅游车流大军想比,警力是否足够应付,领导干部是否尽量多地下基层参与交通指挥和决策,一些地方的交警在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以及“最危险路段”是否有足够的预警措施?是否在节前提前通过路面勘察发现了交通瓶颈和隐患,是否真的做到了出勤也出力,出勤出效率,更为关键的,对待违章行驶,是否做到了严格执法,依法处罚,如果交警尽职尽责,并且体现了足够的交通安全智慧,那么,严峻的假日交通事故现象就会少些再少些。

  春节黄金周,不少地方高速公路或者城市产生的拥堵现象,除过集中出行以及管理滞后等客观原因外,司机的不文明行驶,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导致刮擦等交通事故频发,而频发的交通事故又反过来造成了新的拥堵,新的拥堵让不少司机更加火急火燎,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现象越发增多,如此恶性循环,交通事故增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的事情了。看一些交通事故案卷时,经常能够看到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末尾,总有不少写着“不按规定让行”字样。看到交警部门制作了一部公益广告在电视台滚动播出。该广告以一个小孩子面对一瓶糖果时的心情比喻交通高峰时的驾驶员。当孩子拿着瓶子乱摇一气时,瓶口太小一颗糖也摇不出来――行车中如果你争我抢,最终只会造成大家的车堵成一团;当小孩平静下来后,顺利地将瓶子里的糖果一颗一颗倒出来――若大家不再争抢,最终车行将通畅。车辆按序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正是确保道路通畅,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节约时间的办法。有实力买车,更要有实力开车,开文明和遵守交通规则之车。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庆节和春节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比平时高出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和旅游井喷所产生的负面躁动不安情绪有着很大的关系。面对拥堵的车流,面对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面对景区差劲的旅游服务质量,面对高昂的旅游门票和高价的住宿吃饭等问题,司机产生暴躁情绪也是必然的。

  假日交通事故多,自然和假日的特定的节日环境和特点有着极大的关系,“多拉快跑”,“多拿提成”是不少旅游客车司机的假日最高追求,于是疲劳驾驶等等违法操作就屡有出现,作为其公司的管理者和监管者为了公司和自己的利益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节日里,人们的家庭和社会约束感会降低,追求自由欢畅的氛围会更浓厚一些,不仅在吃喝上有些放纵自己,暴饮暴食乃至过量饮酒等等,在社会行为上往往也会对自己网开一面,同时,假日“执法宽松”或者“执法缺岗”现象也助长了司机的放松意识,“半个中国在路上”的春运乃至疯狂旅游令人恐惧,没有丝毫旅游幸福感也是滋生负面社会情绪的导火索,针对“假日交通事故多”特有的道路安全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研讨,集思广益,多动脑子,多想办法,积极预防和干预,再也不能让更多的人倒在假日的车轮下

  春节结束了,很多人都在算账,都在盘点收获,但是“假日车祸多”的账尤其要算,不但要算,还要算的更仔细。因为再美好的节日,再美好的旅游景致,都不能以倒在假日的车轮下的悲怆代价来换取,交通事故的帐算起来虽然有些沉重,但是却是以生命代价换来的血的教训,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国庆节和春节算好交通安全这本帐,让生命有安全保证地出行,比盘点高速免费、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总量的破纪录更有节日人文关怀的意义,也更有长远的和谐稳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