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炒股炒进了医院是更大的亏损

19.05.2015  13:01

  最近的股市牛气冲天,人人怀揣着发财梦跑步入市,厦门几乎已经进入全民炒股的时代。但是,面对牛市疯狂,已经有不少人的身体也跟着疯狂起来,走路开车时都在盯着大盘,结果轻则视力下降,情绪反常;重则有人心脏病发作,有的患上抑郁症,还有人视网膜脱落,炒股炒进了医院,着实得不偿失。(《海峡导报》5月18日)

  虽然最近的股市牛气冲天,但是还有不少的新股民并没有赚到钱,而是赚到了“”,老股民是在“炒股”,而不少的新股民是在“炒心”,焦心,闹心,灰心,丧心,身体不出现异常都难。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谓风险?踩不准点就是风险,踩准了点就是高手,一步踩错步步错,一步踩准步步稳,谁都知道股市中高抛低吸,但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是“”,不仅蕴含科学,更是经验的磨练,也是对心理的考验。

  “锄禾日当午,炒股好辛苦,对着K线图,一哭一上午。”当大盘冲高后连续下跌后,股民们开始各种“诉苦”。不能自控地狂买卖、收市后仍精神紧张,甚至影响食欲和睡眠质量。一些新股民股票跌了也焦虑,涨了也不安,手中没有股票更不安,不管怎么样都心烦意乱,如此炒股,赔了钱,更搭进了健康,没有对于入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对财富有一个科学的理解,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炒股也是受罪。

  股市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大前天奥迪,前天奥拓,昨天还是奥妙,今天就变奥利奥了;一股民路过一家减肥店时,突然将其招牌给砸了。在派出所接受询问时,这位股民表示,主要是看不惯招牌上的四个字:“绝不反弹”;股市大跌,收盘后张三郁闷地回到了家。儿子放学,进门后叫了一声“”,只见张三勃然大怒,“不能叫爹(跌),要叫家长(加涨)!”弟弟张四前来串门,进门后叫了一声“”,张三立即拉长了脸,“不能叫哥(割),要叫兄长(凶涨)!”虽然这些故事有些夸张,但是还是准确了地折射了一些股民的不成熟。

  眼看着股市火爆,一些新股民要么将全部积蓄投入股市,要么借钱贷款炒股,要么抵押炒股,试想,如此“博傻炒股,心理压力不大才怪,股市上有句话讲的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仅是指要组合式买股,更是说不要讲所有资金用光,留够生活费用和家庭发展的费用后,剩余的钱用来炒股,赔了不懊恼,赚了激动,始终对炒股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这才是炒股的更高境界。

  在牛市里欢喜,在熊市里默默忍受,牛市里,要想守住一只股或几只股,并不容易,守得住的就赚了,守不住的,往往就是骑驴找马,赔多挣少。行情好了,守一只股票跟守寡一样,炒股可以,但不要抵押了整个生活。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炒股,如果通过炒股将自己改变的越来越不好,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