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真人秀节目早该给百姓让舞台了

24.07.2015  12:14

  传闻已久的真人秀限制令终于到来。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涉及真人秀主题、内容、模式引进、制作成本、高价明星、未成年人参与情况、真与秀的尺度等各个方面。要坚决抵制此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不能为吸引眼球就故意激化矛盾,突出放大不良现象和非理性情绪;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要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向。(《北京青年报》2015年7月23日)

  正如此前贾玲在喜剧节目中恶搞花木兰一样,不仅是贾玲的喜剧作品,如今很多的喜剧节目和综艺节目,正如广电总局的批评一样,有些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有意思’但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娱乐节目钻政策的空子,自己在商业上赚了个杯满钵益,但是却让观众在精神上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这很可怕。

  一些喜剧节目和娱乐节目故意激化矛盾,突出放大不良现象和非理性情绪,把节目办成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无聊游戏、奢靡盛宴,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

  不少的喜剧娱乐真人秀节目,没有体现真实和真诚,没有反映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活动和真实情感,不符合事物发展和人际互动的一般规律,为了追求喜剧和戏剧化效果,故意干预事态发展、违背生活逻辑,设计制造与日常生活经验反差较大的环节和‘看点’,引起观众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

  显然,有关部门对“真人秀”节目发出“限秀令”,主要是针对明星真人秀节目而言,明星真人秀节目过多、过度重复,过于奢侈和浮夸等,通过“限秀令”改变目前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乱象,让老百姓成为电视真人秀的主角,让越来越多的草根明星和英雄脱颖而出,让电视文化娱乐节目成为老百姓的大舞台,值得期待。

  明星真人秀节目泛滥成灾,最大的危害是给社会造成一种娱乐至死的情结和错觉,尤其助长了一些青少年追星的不良倾向,误导青少年的“成功观”和“消费观”,不喜欢脚踏实地的奋斗,玩心太重,消弱了青少年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和奋斗观,试想,电视上到处都是明星奢华的娱乐生活,还有多少青少年愿意崇尚简朴和纯真的人生观?

  早在前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要求减少明星大腕,并邀请更多基层群众,打造真正的“群众大舞台”,但是,时至今日,电视似乎真正成为了“明星大舞台”,老百姓被挤兑出电视娱乐和文化节目,让更多的老百姓只能望“”兴叹。不能不说是电视娱乐精神的退化,更是电视人文精神的衰败,也是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落空。

  明星真人秀节目占据电视节目主要本内容,让电视娱乐文化离广告、低俗、明星和浮华越来越近,离老百姓和弘扬真善美越来越远,越来越脱离现实,越来越无病呻吟,偌大的舞台,让更多的老百姓可望不可及,电视台过度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效应,首选的娱乐对象就是明星,扎堆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不但让明星一夜暴富,而且带来了节目对奢华的攀比,本来是为大众服务的电视节目变成了为明星等少数人服务的VIP,危害不浅。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老百姓物质生活普遍富裕的当下,迫切需要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物质惠民是低层次,精神文化的惠民才是高层次,但是文化惠民不仅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电视作为一种老百姓十分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资源,如果主角不是老百姓而是高高在上的明星和展现奢华娱乐的节目,难免就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和失望,文艺也要走群众路线,也需要下基层,高高在上的文艺节目因为缺少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同,也只能是高处不胜寒,自娱自乐和孤掌难鸣。

  中国电视观众收视群体的主力军是农民,是城市的平民老百姓,而不是富人更不是精英阶层,谁能够替老百姓着想,谁能够拥有平民的视角和思维,谁就更能够获得成功,这已经被不少的电视节目所证明。央视的《星光大道》走的就是典型的平民娱乐路线,就是专门为身怀艺术梦想的社会草根提供偌大的才艺舞台,多少农民、工人、战士,残疾人和弱势人群等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更有包括朱之文、阳光等草根成为草根明星,走上了专业的艺术之路,由于节目接地气,善待艺术,善待人才,制作考究,不仅获得了好的社会效益,更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让那些动辄大制作、大投入和讲大牌的节目自愧不如。

  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节目,绝非是一阵风,更不是应景之作,而是建设节约型文化的长期策略,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来应对,只能是不识时务。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雷同化以及扎堆播出的审美疲劳,各种各样的文艺晚会的消减,客观上倒逼电视台适应形势,转变思路,扬长避短,将今后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转变到打造真正的“群众大舞台”的思路上来,将文艺的民生切切实实贯彻到节目理念上,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忧老百姓之所忧,听民意,解民忧,这才是既符合高层精神又符合电视艺术规律的理性做法。

  打造真正的“群众大舞台”,特别的变化需要特别的艺术智慧,更需要特别的艺术为民服务的亲民思维,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和渴求,变成电视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责任担当,树立更多的文化草根意识,为下里巴人营造和搭建更大的文化舞台,不仅考验电视人的朴素艺术服务理念,更考验电视人的转作风精神,艺术这棵参天大树只有扎根于泥土中,从老百姓火热的生活中汲取阳光雨露和营养,才能生机无限,也才能实现艺术干预和改变生活和社会的终极目标。

  电视节目能否迎来“群众大舞台”的新风潮?能否迎来“民生唱主角”的新时代?我们拭目以待并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