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靠什么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

10.01.2014  19:36

  2014年1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发布会指出,2013年每到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中央纪委都会发出通知、出台禁令,从具体事情抓起,加强执纪监督。2014年元旦、春节前,中央纪委又连续印发通知,严禁节日期间用公款购买贺年卡、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中央纪委部署,采取明察暗访,受理举报、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进行落实,确保各级干部过一个没有“危险”的春节,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人民日报》2014年1月10日)

  既有节前敲警钟,又有节中的明察暗访,还有节中和节后的及时曝光,以重在体现实际效果的“组合拳”方式落实反对“节日腐败”,值得期待。

  节前打节日腐败的预防针,本质上是对各级干部的爱护和呵护,能够过一个安全的春节,不仅是对干部的要求,也是干部廉政过节的必须,更是营造廉政过节氛围的需要,过一个快乐和祥和的新春佳节是每个人的心愿,干部更不例外,而过一个平安和没有危险的春节是快乐祥和春节的基础,尤其是在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更需要赋予没有危险的春节以更多的安全内涵和外延,也只有如此,春节的快乐和祥和才能有保障。

  过一个没有危险的春节,需要干部不要陷入过年腐败的泥潭。过年也是公款吃喝,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的“重灾期”,作为领导干部需要洁身自好,不能为了一时的贪欲而置严禁年关请客送礼等规定以及党纪国法于不顾,或明或暗甚至偷偷摸摸地受贿,多少贪官,就是倒在了过年受贿的这个人情门槛上,断送了自己本来前途光明的仕途和事业,付出了惨痛的人生代价,得不偿失,让自己的春节干干净净和清清爽爽起来,才有快乐和祥和而言。

  过年的休闲时光比较长,对于干部而言,与其主动或者被动地参与吃喝玩乐或者沉溺于赌博,养成了过年不良的习气,还不如多读些培养自己廉政修养和提高自身修养的好书,防微杜渐,只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书籍,认真研读,都会给带来精神的上愉悦,思想上的思考,行为上的改变,一部好书就是一个好的学校,就相当于无形的纪委和公检法在默默监控着读书的干部,更为关键的是,读书能够让干部自觉树立自律意识,因此,读书也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反腐和提高行政素养的有效教育。

  干部过一个没有危险的春节,过年需要放松,但是不能放纵,一味沉溺于酒场和牌场,不但虚度了过年美好的光阴,而且容易惹是生非,投桃报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刑事案件,更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不利,以绿色和健康的方式度过春节,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文明过年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过一个有文化的年,过一个文明的年,过一个淡泊的年,就是远离了危险的年。

  过一个没有危险的春节,让醉驾远离春节,过年了,不上班了,人的安全意识会有些麻木,遇到多年不见的亲朋好友,或者徜徉在浓浓亲情的围绕中,难免要喝酒庆祝,比平时多喝点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交通事故不因为过年而手下留情,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在过年期间更应该牢记这样的安全行车规则,不要拿“春节喝酒”当安全的挡箭牌而放任自己的安全意识,否则,快乐的春节将会变得郁闷甚至后悔莫及。

  那么,靠什么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

  作为干部,要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春节,首先需要监督不放松。年末岁初,遏制“舌尖上的腐败”、“车轮腐败”和“公款旅游”等等公款奢靡消费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让公款消费闻风丧胆,无奈之下只好转战“内部餐厅”、农村农家乐和更隐蔽的地方,全社会也形成了对公款浪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和痛打落水狗的良好局面,但是,面临春节,新闻媒体和一些监管部门也面临春节放假,这就给公款吃喝玩乐和请客送礼等等的浪费和腐败提供了喘息和死灰复燃的空挡机会,因此,社会放假,公款奢靡浪费和腐败时刻在观望和觊觎,监管不能放假,要紧绷反浪费和反腐败的节日监管之弦。

  其次,需要警钟长鸣。反对节日腐败的警钟长鸣形式越灵活,内容越新鲜,警示意义越能够体现“害怕”,警钟长鸣才有长鸣的意义,一些地方年前让官员到监督参观学习等等方法不失为忆苦思廉的好尝试;日前查处的“江西第一贪”——江西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吴志明,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查处的个人受贿金额最高、单笔受贿金额最大的腐败官员,而吴志明对金钱的追逐达到利令智昏的地步,在2011年春节期间,也就是“双规”前还大胆收钱。透过吴志明的腐败轨迹不难发现,打着逢年过节“人情往来”的旗号成为权钱交易的“遮羞布”。而吴志明年节收受的财物中,从现金到购物券,从手表到字画,从“虎皮”到瓷瓶,五花八门,暴露出遏制春节贪腐也是反腐的重要问题。(《太原晚报》2013年2月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3-02-02/033926182222.shtml )为了年节饕餮和丰厚的受贿,最后落得了个加速滑向深渊的结局,孰轻孰重,该怎么样节制节日的贪欲,不言自明。

  第三,需要自律意识。当节日期间法律法规的监管“放假”的时候,甘于自律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自觉和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和请客送礼等等节日的糖衣炮弹隔绝来往,不仅是党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廉洁行政的必要约束,更是做人的人格魅力的体现,直截了当或者半推半就地请客送礼都是拒绝诱惑心力和定力不够的表现,春节的廉政自律不仅对政府官员的形象好,对家庭好,更是对自己好和对自己负责的表现,随意和肆意拿自己的仕途做代价的节日腐败无异于自毁前程,得不偿失。

  第四,需要他律约束。一些干部在春节期间接受不当的请客送礼和馈赠,和家庭成员的纵容和怂恿不无关系,在一些干部看来,自己接受的礼品、红包、字画和纪念品等人情礼物,也是为了家庭成员的惬意和方便“消费”,于是面对贵重礼品皆大欢喜,如果家庭成员平时多些“不揩公家和权力之油”的思维,多些廉洁自律的素养,多些敏感的反腐意识,给官员多提醒,多敲警钟,多给难堪的脸色看,那么官员的节日反腐败意识就会增强,面对节日腐败就会缩手缩脚进而拒绝。

  第五,节前发通知倡廉,节中明察暗访,节后曝负面典型,体现以儆效尤作用。每年的元旦后,春节前,不仅是中央,各个地方也都会下发通知,用相同的内容、语气和文件格式强调严禁节日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时间长了,这样的方式,难免让通知流于形式,产生或多或少的“审通(通知)疲劳”,让执行力和说服力打了折扣,严禁节日腐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减少或者杜绝节日腐败,发百个通知不如公布一个典型来得实在。对于节日期间领导干部的请客送礼等等违法违纪问题,要善于用廉政的慧眼发现,更要善于用制度的铁腕查处,还要公开曝光,广泛通报,以儆效尤,节后算账,体现“严禁”和“不准”的事后督查正能量,体现查处的“秋后算账”意味。

  据有关数据显示,因贪赃枉法而受法律惩处的贪官,在元旦、春节期间肆无忌惮地索贿受贿的比例占所有案件的31%。有近两成受贿的贪官都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跟行贿人第一次搭上关系的。一些贪官40%的贿赂来自节日腐败。“把今年春节过成一个干干净净的春节、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刘云山同志给各级干部指出了一条具体路径,也指出了一条健康的阳光大道,考验着每一位干部的节日反腐意志和勇气,更考验着节日反腐免疫力和把持力,也是对执迷不悟者和一意孤行者的善意提醒,何去何从,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