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 江西多城市闹“公交司机荒”

09.09.2014  10:19

直到9月初,吉安市公交总公司还在为缺公交司机发愁。从年初起,该公司就通过各种渠道招聘司机,但效果极差,少人问津。

记者调查发现,吉安市公交总公司的窘境在我省公交行业并非个案,我省多个城市出现“公交司机荒”。

专家分析,“公交司机荒”与薪金待遇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要想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要加快年轻司机的培养,缓解“青黄不接”的状况。

公交司机很紧缺

吉安市公交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黄姓部长介绍,该公司营运公交车达300余辆,在职驾驶员共有400余名,按照公交车与驾驶员配置标准的最低比例1∶2来计算,驾驶员缺口达200余名。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不得不让部分司机“跑全勤”,在少数城乡线路上,司机需要工作12个小时。这种疲劳战术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但人手太缺,也是无奈之举。这一状况在我省赣州、萍乡、九江等地不同程度存在。

九江市公交总公司办公室戴姓负责人谈道,随着九江城市公交线路不断扩展,该公司每年需要新增50至100辆公交车满足市民通行需求,如此算来,公交司机缺额数量将成为“无底洞”。

本来“公交司机荒”就严重,如今还有不少司机离职,更是让公交运行雪上加霜。赣州市公交总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该公司离职司机就有近50名,掀起一阵“离职潮”。据悉,“离职潮”在吉安市公交总公司同样存在。

据介绍,离职后,司机大多前往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重操旧业,部分司机甚至通过劳务输出前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收入高了很多。

工作辛苦待遇低

华东交大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查伟雄指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老司机离职、年轻司机无法补充的原因。

南昌市208路司机刘师傅从业已有近10年,说起公交司机的艰辛,刘师傅深有感触。刘师傅介绍,吃饭、上厕所问题一直都是公交司机的“老大难”。为尽量减少上厕所次数,很多司机只好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不仅要安全驾驶,还要看着乘客刷卡、投币,提示给老弱病残让座、解答线路。有些市民不理解,上车就给脸色看,年轻司机哪能受这罪!”刘师傅说。

与繁重辛劳的工作相比,微薄的工资难以让公交司机满意。工龄补贴、岗位工资、奖金工资等,再加上加班费、节日费等,刘师傅每月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刘师傅透露,司机最高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工资,这要求驾驶员一方面能做到节约燃料、节约修车的费用等;另一方面,司机还需要经常加班。

司机工资微薄,但九江、吉安两地公交公司普遍反映,尽管政府每年给公交集团发放了补助资金,但公司依旧连年亏损。车辆更新、维护等各项开支不少,要想让公交司机收入有明显提高不太现实。

待遇不好,工作辛苦,公交司机这项工作也就谈不上有吸引力,不但少有人加入,更有司机选择逃离。与此同时,公交司机职业门槛高,考取A1牌照难度大、周期长,不少应聘者被拒之门外,更加剧了“公交司机荒”。

青黄不接如何解

査伟雄表示,在当前公交公司的管理运行中,司机、乘客甚至企业都不是赢家。公交司机工资太低,要想挣得多,靠的是“多快好省”,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司机尽可能地往车厢塞客,超速行驶,甚至在空调方面做文章,这又导致了恶性循环。

对此,公交行业需要重新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既保证服务,又留住司机,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讲,公交行业的定位不是营利,而是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扶持力度,明确突出公交的公益性,树立行业形象,吸引更多驾驶员参与到公交运营中。

为解决公交司机青黄不接的问题,除加大政府投入外,政府与企业更需要加强年轻公交司机的培养。此前,宜昌市公交集团就曾与三峡大学共同开办驾驶员培训基地,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交车司机的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是提高公交车司机的福利待遇。湖北武汉与浙江金华就是采用提高待遇的方式缓解“公交司机荒”,收效不错。(杜金存 实习生 吴俊宇)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