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国:论我国房价高低,要用良心说话

29.04.2014  10:15

  “以前房企关注焦点都在政府的调控政策,而现在更加关注市场本身,今年市场的内在因素将逐步显现,市场的手逐渐发挥作用。开发商不得不考虑到自己资金链的风险而采取促销措施,这些都是市场正常合理的反应。”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准说。4月28日《新京报

  如果中国楼市泡沫破灭了?如果我国楼市发生了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我们的一些专业人士还可以这样心平气和的对我国楼市如此评说吗?客观的世界里有没有规定动作?高房价的危害能够漂白吗?去审视高房价现实的客观,专业人士的娓娓而谈是那么的造作。

  市场的手、政府的手、开发商的手,是对房价品头论足的三要素,高房价一路走来,我们的专业人士反过来掉过去的说着。房价涨,他们会极力找出“”的理由;房价出现“分化”,他们会找出房价“分化”的理由。并没有太多专业人士以高房价的危害来给我国的地产经济把把脉。

  从一开始,整个氛围都对高房价抱有了太多期望,甚至有人希望房地产成为国家经济支柱行业。房价走到今天的格局,显然,有这样初衷的人,显得幼稚多了。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有这样初衷的人,往往把握着房价的走势,甚至左右了房地产市场。客观看,正是这些人的这些幼稚导致了我国房价今天的格局。高房价的后期到底有没有危害?有多大的危害?道义上看,这些人最起码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如果这些人还有良心。

  相继杭州房价“马年一跳”以来,我国多个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问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老百姓“坐不住”了,“维权”的越来越多。因为高房价的颓废,资产的突然失水,有的地方还爆发了“群体事件”。高房价影响到了民生,这是最直观的,而且还是客观世界里的规定动作。

  承认我国高房价出现“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终于承认了好多城市的高房价有问题。这个漫长的过程以后,这样的认可是一种无奈,而更多是一种对市场不负责任的表态,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被客观给逼出来的,我国的多个地方房价已经处于了水深火热中。在努力区分并认识房价,而且不余遗力,而且一些所谓的学者观点明显可以看到一点。一线城市房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二三四线城市。其实这不能是学者的观点,而是一些大嘴学者对于地产现状的泛泛描述。而且在这样的泛泛描述中,要尽力发现一线城市高房价的合理性,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不合理性,甚至是科学的。

  不久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今日在新浪发表了一篇《房价只是在分化而不是崩盘》,并给出了“崩盘”的定义,至今记忆犹新。当整体房价全方位大幅下跌,至少整体房价跌幅达30%以上,大概可以称之为“市场崩盘”。而后,又例举了当年香港地产的崩盘情形。房价累计跌幅高达约70%,租价下跌了近50%;负资产人数急速增加,但并未见所谓的“崩盘”。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一些学者,对于我国高房价的厚望,这种厚望热血沸腾,连进城务工的农家子弟如今也成了刀案上香饽饽。他们只管论断,黑的论断成红的,没有关系;红的论断成黑的,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是科学的,是专家。

  多地房价二次跳水的新闻头条,再一次扎眼而来。除了对于市场的担心以外,有时候真的琢磨不透,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在真相面前说谎?鼓吹高房价的时候,还是看一看成交量吧。没有成交量的房价,无论高低都是与虎谋皮。这道理专家学者们会不知道?随着高房价的危害越来越深,影响越来越大,真的要揣测一些专家的“别有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