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5.01.2015  20:13
原标题:中国非洲语言文学研究路在何方

非洲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与青年学者就非洲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的现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反映了在中非关系飞速发展、经贸合作取得累累硕果的情况下,中国相关人士对进一步加强非洲语言文学研究的迫切愿望。

与会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非洲文学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向远说:“现在我们讲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其实世界文学是什么,比如在我们中文系百分之九十是西方文学。现在整个中国的学术界,对那些文化所谓先进的、在世界上有霸权话语的研究兴致勃勃;对那些所谓贫穷落后的地区,比如说黑非洲,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词外,对非洲的印象还有什么,最近有埃博拉,以前战争贫困,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对非洲了解的太少了。

然而,非洲文学的价值正在为世界所认同,国外学界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非洲文学研究体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索因卡、马哈福兹、戈迪默、库切等多位非洲作家先后收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在非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东方文学研究室主任穆宏燕看来,非洲文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她说:“广袤的非洲大陆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非洲文学不仅有索因卡、马哈福兹、戈迪诺、库切这样的杰出作家,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英语作家、阿拉伯语作家,以及法语作家、葡萄牙语作家外,还有大批优秀的黑非洲本土语言作家及其作品,比如斯瓦西里语、豪萨语、依博语、阿姆哈拉语、祖鲁语等,这些本土语言文学中也有着非常优秀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事实上,非洲大陆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样式。除书面文学外,还有包括神话、史诗、民间歌谣、寓言、谚语等在内的历史悠久、多种多样的口传文学。口传文学又伴生着民间表演传统,与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方面密切融合,保存了非洲传统社会中最古老的文化基因,也是世界了解非洲的重要途径。

王向远教授强调,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必须成为文化大国。他说:“今后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成为文化大国。我对日本了解稍微多一点,日本人对世界上各个国家,哪怕是个小国家,都有几本专著去研究。学术研究不能有事大主义。

语言文学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近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距离,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感情的重要途径。在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今天,非洲语言文学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对于非洲语言文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本学科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界对非洲语言文学文化艺术的深入了解,正是当前从事非洲语言文学教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所需要密切关注和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雷霞 律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