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专家刘魁立:立足特色、发展今天

02.12.2015  14:02
原标题:国家非遗专家刘魁立:立足特色、发展今天

为贯彻落实市委对我市文化工作实施“十百千工程”的要求,市文化部门积极行动,“走出去,引进来”,于11月30日将2015年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引进我市,并请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著名“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为培训班学员授课。

今年81岁的刘魁立先生鹤发童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不是为了昨天,不是要固守昨天,而是要发展今天,面向未来。“我们不是为了古人,虽然我们对古人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但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

保护“非遗”,因它具有“正能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条约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示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

刘魁立说,特别是在价值判断上,就是我们认为它是好的、非常珍贵的,我们把它看成是我们的遗产,是我们应该传承的遗产,是世世代代都要留给人类的遗产,而且这种遗产是可以让我们感到认同的,是让我们在文化的推进和发展方面,给我们提供创造力的,不仅不包括被历史淘汰了、否定了的东西,同时也把那些过去我们常常叫常常的东西也排除在外了,这样,我们自然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责任。从这个定义还可以看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缺乏生命力和具有消极作用的一些文化现象,都不包括在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个定义当中,也不包括在我们需要保护的那个范围中。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有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它是我们的价值判断中认为是积极的、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意义的。

保护“非遗”,到底保护什么

让我们从这个视角看一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怎么在这个定义之下,确定它的保护内容的。”刘魁立说,首先,口头传送。第二,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等。第三,节庆活动,即节日仪式等活动。第四,对自然的认识、实践,如二卜四节气。第五,工艺,我们通常叫做民间工艺。这五大类不是非物质文化的全部,仅仅是非物质文化当中那些不被主流话语所经常说到的,是我们广大民众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而这一部分,虽然大家对它非常熟悉,但就是熟视无睹,不被主流话语所关注,没有成为特别保护的对象。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起到调节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的作用,而且它对于我们民族身份的认同、我们彼此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它的保护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事,也是整个人类的事。假定我们今天不再关注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也许我们真的就会失掉自己。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它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都使我们具有民族的自豪感。

保护“非遗”,给景德镇一些建议

对景德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刘魁立有自己的想法。他建议,首先应该把本土的节日过好,例如祭窑神等文化庆典活动,得过出其中的意义。其次,对一些传统的民俗故事要进行挖掘性保护,“来德镇后我看了一本民间传说的书,其中很多关于地名的由来及其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如今还有人知道,再过几十年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第三,如今千城一貌,所以,景德镇的城市建设不能跟其他城市比高、比繁华,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古城的保护方面得做一些工作,要使得这座城市更有中国味道。(记者 万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