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行走在“非遗”保护的路上 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22.08.2015  11:27

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村民舞起花棍舞。该舞蹈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图片)尹其奇  摄

  7月中旬,全南县文化馆传来捷报,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推荐名录。近年来,随着“非遗”的挖掘、抢救、保护,数以百计的“非遗”重新回到全南百姓视野:花棍舞、车马灯、中寨香火龙、客家蓝巾帕、谭坊举人龙……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非遗”珍宝,全南人是如何让它们“”起来的?近日,笔者走近他们,倾听“非遗”背后的故事。

   “国宝”的“复活

  “赣南客家擂茶荣升为‘国宝’并非一帆风顺。”近日,在全南县文化馆,谈起赣南客家擂茶“非遗”入选,该县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黄小才,向笔者分享了这一路的艰辛和喜悦。

  2012年8月,江西省“非遗”申报正酣,全南县做足“功课”,力推客家擂茶。然而,此次申报,赣州市主要以民间音乐、舞蹈等艺术类为主,客家擂茶只能“待字闺中”。

  2012年底,一次出差,黄小才从省“非遗”专家处得知,赣南客家擂茶等技艺类项目是好项目,甚至可以角逐国家级“非遗”。“想都不敢想的机会就摆在面前,就算是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努力争取。”黄小才立刻回到全南,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完善申报材料。

  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黄小才把客家擂茶“非遗”申报材料送至省里审核。由于跳过市级申报,缺少批文,材料不齐无法通过。“两天后审核结束,如果不在这之前把材料办齐,将前功尽弃。”黄小才连夜赶回,但从县、市文化部门办好相关材料时,已过了审核期限。眼看赣南客家擂茶申报无缘入选,黄小才欲哭无泪,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一一拜访评审专家。面对黄小才的诚恳,和一摞摞完整精美的申报材料,赣南客家擂茶通过审核,被成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申报国家级的就更难了,全国各地申报一千多项,公示的仅有298项。”黄小才介绍说,“但是赣南客家擂茶能够上升到国家级保护体系的话,不仅代表我们全南的文化底蕴,还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保护我们整个擂茶文化,所以我们都铆足了劲,全力以赴投入国家级申报工作。

  为申报国家级“非遗”,黄小才远赴北京请专家指导把关,回来后专门聘请专家、导演拍摄申报专题片。经过数次打磨、修改之后,终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历经一波三折,“复活”的赣南客家擂茶脱颖而出,成功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消息传来,全县欢欣鼓舞,擂茶传承人黄娥姣高兴地说:“擂茶如今是‘国宝’了,专家们都说我们的擂茶好,我有信心把它传承下去。

   热爱与执著

  桌上垒着厚厚一叠资料,戴着老花镜,对着一份材料细细端详。走进全南县文化馆办公室,副馆长方贤芬又像往常一样,为下一次的“非遗”申报搜集整理资料:“我们正在准备蓝巾帕的‘非遗’申报工作。

  “对于‘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我是‘半路出家’。”方贤芬说,2003年,因机缘巧合调入文化馆工作,由于以前学的并非文化保护专业,对“非遗”挖掘、勘察、保护工作是一个“门外汉”。方贤芬恶补专业知识、训练文化思维、拓宽“非遗”保护视野。能够获得一本“非遗”教材,是她最大的梦想,当得知省文化厅有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几经辗转,终于把书借到手。方贤芬手抄笔录、圈点诵读,常常深夜醒来时才发现趴在书桌上睡了一觉。半年后,同事们在讨论一个艰难的文化保护措施时,方贤芬精辟地分析出三套方案,,令大家刮目相看。渐渐地,她成了县里“非遗”文化保护的“教科书”。

  不是在“非遗”保护的路上,就是在研究“非遗”的案头。2013年文物普查,方贤芬拖着残疾的右腿,跋山涉水,勘察记录。在她和同事的艰辛努力下,全南“非遗”保护取得丰硕成果:瑶族花棍舞,棍舞翻飞走出大山;车马灯,灯光璀璨走进市民生活;客家擂茶,滋味甘美,重新请上群众餐桌……

  “年纪大了,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让祖先精致的文化传承下去。”方贤芬说,“当然,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热爱‘非遗’文化,并投身到保护工作中来。

   民间保卫战

  近日,在全南县中寨乡中坑村,78岁的香火龙传人黄富云和7位老人围坐在一起,面前摆放着竹片、花纸和各色涂料,正在修复香火龙:“我从12岁开始舞香火龙,几年没舞了,身板僵硬了,但是我还能指导大家舞下去。

  随着全南县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呈现出全民保护“非遗”的态势。“政府每年给我们1万元的补助金,有了经费,活动开展得更加频繁,了解香火龙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一旁为“龙头”点“”的陈柳华老人说。

  政府资金投入,激发了民间艺人、社会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钟淑庚是全南花鼓戏健在的几位传人之一,目前他正在精心整理编制唱本,依托传统花鼓唱词,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政府的资金投入是‘非遗’成长的‘土壤’,而市场的‘阳光雨露’才能让‘非遗’文化开花结果。”钟淑庚说,他正在与县剧团、演艺公司洽谈,准备把新编的剧目搬上舞台,让花鼓戏通过市场的洗礼、搏击而获得成长。同时,他还制定了人才引进、成长计划,让热爱花鼓戏的人进得来、留得下、有成长。

  “非遗”不只是放在柜子里供人观赏的文化艺术,通过深入挖掘,技术开发,“非遗”项目也能做成特色产业,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全南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王敏说:“今后我们还打算给客家擂茶注册商标,把擂茶制成粉剂,然后推向市场,届时,市民只需冲泡即可喝上美味的擂茶。

  “非遗”是珍贵的,而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全南县每年开展“非遗”图文巡回展、举办“非遗”项目培训班、免费开放“非遗”展厅、开展“非遗”入校育人活动。“学校各个年级都开设了‘非遗’欣赏课,除了由校内艺术教师教学外,还定期邀请专家、民间文化传承人现场指导、教学。”该县教育局局长黄榜舜表示,如今,学校里有采茶课间操、花棍舞表演,通过学校的“非遗”传播,增进了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钟慧燕  李关平  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