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面子文化”更需来一场精神大扫除

07.05.2014  10:20

  “五一”期间回到浙江农村的家乡,发现村里拔地而起多幢装修气派的别墅,而这些别墅大都无人居住,院子布满杂草,鸟鼠做窝。原来他们的主人都在外打工,只在过年时才回家。农村“面子文化”令人愁。(5月6日《城市快报》)

  “盖个别墅给老鼠住”确实让人感到悲哀。但我们更该清楚,农民为何如此信仰“面子文化”。这里面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更有现实考量。

  就说农民进城干活,做的是与产业工人一样的事,可却永远贴着“农民”的标签,不仅工作形象遭人歧视,在养老保障等方面更是与己无缘。那么,在外辛苦赚来的钱,与其放着贬值,为何不用得其所?建房无疑是最佳的投资方式,这总比将钱款花在麻将桌上强。显然,农民甘做“房奴”,正是悲怆现实的投射,不值得大惊小怪。

  “面子文化”盛行,更是“成功”观念异化的必然。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什么是成功,很多人已经变得茫然无措。当我们每天面对着财富价值信息的狂轰滥炸,当人与人关系不再用真诚衡量,成功用金钱占有量为标尺,“有了财富你就炫”,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就注定要站在你我面前。一个社会如果对财富过分渲染,甚至把财富当做图腾来膜拜,这个社会就是危险的。小方面说,会使得绝大多数不拥有财富的人失去自信,陷入生活的焦虑和自卑中,幸福指数下降;大方面说,会使得社会向不安定方向发展,乃至滋生灾难。“面子文化”正是对现实的无声反讽。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面子文化”不仅仅在农村有,城市其实更甚。比如比谁家的车高大上,比谁家的住房更豪华,比孩子学校的好坏、收入的多少,甚至比谁拥有更多套房。似乎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比较的社会。身在城市,耳濡目染,岂能不受影响?浪费可耻,概莫能外。但真正的浪费,并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市人的攀比中,在官员的屁股上、舌尖上以及城市建设中的拍脑袋决策中。在比较中寻找变态的快感,在比较中迷失自我和方向,更在比较中腐蚀着社会精神和公众道德,那么,到底谁的精神畸形?又是谁更该来一场精神大扫除?

  农村“面子文化”令人愁亦令人同情,但同情之外,还是需要板起面孔说几句。这第一句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如果为追逐财富失去快乐,那就请想一想“眼睛一睁一闭,一闭一睁”的讽喻。第二句:创造财富让人尊敬,但别弄成负累、攀比的外衣。成天生活在焦虑和压力中,死要面子活受罪,何必?这第三句是:比较少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热度和亮度,在哪个山头唱什么歌,走哪条路就该做哪条路上的谋划。如果比到怨天尤人,比到灰心丧气,甚至比得心态不正,比得嫉妒暗生,比得跟自己闹别扭,就得不偿失了。只要能做到诚恳为人,心有所系,情有所钟,活给自己看,不做无谓的攀比,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可是,会有人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