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推出60项便民利民措施 申报户口无需出具户籍证明

11.01.2014  15:05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公安机关60项便民利民措施并回答了记者提问。60项便民利民措施涵盖治安、户籍、出入境、消防、交通管理等方面。
缩短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
      缩短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申领居民身份证时限由法定的60日、偏远地区90日统一缩短为45日,对高考、参赛、出国等急需办证人员提供“绿色通道”,在30日内发证。缩短临时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在有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将临时身份证办理权限下放到派出所,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行。
      提供急需人员身份证明服务,对急需登机、乘火车、住旅馆而忘带居民身份证的人员,具备全国人口信息查询条件的机场、火车站派出所和旅馆辖区派出所,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其开具临时身份证明。
实行昌九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
      统一昌九城镇落户和户口迁移条件,实行昌九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服务,并逐步推广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户口迁移“一站式”迁移服务。
      公民个人收养未办理户口登记的人员,收养人可以凭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民政部门出具的《收养证》,向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登记。对无法确认其亲生父母的非亲生子女落户,经DNA比对确认非被拐卖儿童后,再办理入户手续。
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
      进一步放开设区市城区有关直系亲属投靠、购房、投资经营等落户限制,除南昌另有需缴纳社会保险的规定外,在省内其他设区市凡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的,可在当地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和县(市)所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可在当地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大中专学生户口根据自愿原则可迁入学校或留在原籍,所有手续均无需准迁证办理。已办理就(创)业手续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在常住地登记为常住户口,或者在就(创)业单位或就(创)业城市投靠亲友落户。
可以发送12110短信报警
      在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复杂的重要路段、上下学时段设置执勤“护学岗”,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护学生儿童上下学安全。
      全省110报警服务台全面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开通12110短信报警服务和手机报警定位,对群众报警建立“首接负责制”,为群众提供更加顺畅便捷的报警服务。全面规范110处警行为,以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对报警人、求助人、投诉人进行回访,接受群众监督。
出入境推出便捷自助服务
      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出入境部门配备自助填表机、港澳签注自助申请机、自助发证机,推行自助式服务,方便申请人填写表格、自助申请、24小时领取证件。
      开通节假日出入境急事急办“绿色通道”,向社会公布急事急办电话,为有特殊情况的申请人办理出入境证件和为在国(境)外丢失证件人员核实身份等情况并复函。
      省内居民除可在户籍地外,还可自主选择在居住地或就学地或就业地申办普通护照、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团队旅游签注。
      提供出入境照片免费检测、采集服务。申请人申领或换(补)发出入境证件时,只需携带照片光盘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门,经检测合格后,即可采集使用。
      在全省推行出入境证件数字化审批,缩短办证时间,加快办证时效。
      出入境证件在全国范围内投递,根据申请人意愿,提供出入境证件全国投递业务,送证上门。
开通“网上车管所”服务
      推行“网上车管所”,在江西红绿灯网提供警务公开、车驾管信息查询、车辆和驾驶证信息变更、互联网选号、表格下载、投诉建议等服务内容。开通“网上车管所”服务,在互联网提供预约驾驶人考试和办理补换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业务服务;考生可在驾校通过驾驶人约排系统完成报考和预约工作;逐步增加互联网报考驾驶证比例和可选车辆号牌资源。
      按照自愿原则,使用邮政快递将补换的牌证直接送达至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本报记者 黄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