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11个项目列入国家首批PPP项目

15.06.2015  10:20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批1043个PPP推介项目,这些项目分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4大类共61个项目,其中涉及到我市的项目有11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据了解,这11个项目分别是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永丰县绕城公路建设项目、吉水县城西樟吉高速连接线改建工程、吉州区樟山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项目、吉水县城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吉安市螺子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永丰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吉安市垃圾焚烧处理厂项目、吉安市中心城区污泥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工程及樟树、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铁路专用线。   地处吉泰走廊城市群核心区内的樟山新区,计划用3到5年时间着力打造成为“生态休闲宜居区、新兴电子服务区、文化产业聚集区。为加快樟山新区建设,今年以来,樟山新区按照PPP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与国内多家企业积极联系,争取更大的资金投入。目前,新区建设初具雏形。   樟山新区综合部部长 王文春:“樟山新区两纵四横的路网建设基本完成,已建成通车,下一步新区的工作重点主要想引进一些主题乐园等其他的一些游乐项目进来,凝聚新区的人气。”   东昌高速公路东起抚州市东乡县,西至樟树市昌傅镇,线路总长152.13公里,其中全长2.1公里的新干赣江特大桥是是整个东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   东昌高速C6标段副总经理 王士辉:“目前项目进展还是比较顺利,搭梁建设已经全部完成,路基施工陆续展开,小型结合部已经全部开工,桩基施工已经完成一半。”   据了解,PPP项目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公私”合作模式,可以调动社会资本进入一些项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能改进投融资模式推动融资创新。   近年来,我市对PPP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出股权合作、让特许经营权、BOT等方式引进中国水务集团、华润集团、洪城水业等企业投资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等设施,有效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吉泰走廊3县4区已基本形成供气、供水一体化。在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方面,改变了以往自建自管的传统模式,先后将吉安文化艺术中心托管北京保利集团、吉安市中心医院城南分院整体托管上海东方医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借助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不仅节约了运营成本,而且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内顶尖演出,享受到国内一流的优质公共服务,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   胡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