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式消费卡陷阱揭秘:到期退款不容易

12.03.2014  14:15

下面两个案例的持卡人却被这种卡搞得烦恼不已,希望他们的经历能给你提个醒

        邓先生的会员卡里还有1.8万元余额,但球场方说已经过期了。 重庆晨报记者 李斌 摄

        现在,预存式消费会员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模式。相信很多人拿出钱包,都能翻出几张这样的会员卡。而且在消费中,你可能也遇到了不开心的事。

        今天,我们要讲两个有关会员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因为会员卡烦恼不已。3·15快到了,希望他们的消费经历能够给正在用会员卡的你提个醒。

        案例

        1

        会员卡已过期,想要使用得充钱

        上周日下午,市民邓国祥(化名)邀约几位好友前往两江新区一个高尔夫球场打球。邓国祥在该球场办理了预存式会员消费卡,可以享受不少优惠。因此,邓国祥主动出示会员卡招待好友。球场工作人员却告知,会员卡已经过期,如果想要继续使用该卡,则要往卡里再预存1万元来将此卡激活。

        “我可以给相应的制卡费,给我办理一张新卡,这样很合理。但是如果要我再充1万元在卡上才能继续消费,让我觉得很不公平。而且卡到期时,他们也没有通知我。”邓国祥称,这张会员卡是在2012年下半年办理的,当时预存了2万元。自己消费了2000元,卡里的余额还有1.8万元左右。而自己最近一年常常在外地工作,所以很少去球场消费,也没有注意到会员卡到期时间。

        对此,该球场客服部经理陈女士给出了解释。她称,根据查询,该会员卡开卡时填写的持卡人姓名并不是邓国祥,而是另有其人。经过协商,如果该卡确实是邓国祥所办理,公司可以退还卡内余额。邓国祥可以凭开卡发票前往球场办理退款。

        律师说法>

        钟雨江(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尔夫球场的行为属于强制消费的违法行为,邓先生有权拒绝。如果高尔夫球场拒绝协商处理,邓先生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其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霸王条款”无效,要求高尔夫球场恰当履行消费合同。

        案例

        2

        早教班快到期,想要退款不容易

        与邓国祥一样被预存式消费卡搞得烦恼不已的,还有家住大坪奥园康城的王女士。

        2012年8月,王女士在杨家坪看到了某早教中心的广告,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王女士花了12410元为孩子买了102节课的早教课程。因为孩子父亲在外地,王女士每年都会有半年时间带孩子去外地,想到这么多节课可能在孩子读幼儿园以前上不完,王女士有些犹豫。“当时他们让我放心,说到时候可以退款。”得到这样的承诺后,王女士才安心付款。

        上个月,王女士算了一下,两年下来还有60多节课没上,她找到早教中心退款,却被拒绝了。“他们说规定不能退款,也不让我转给别人,只能自己上完课程。”

        回到家,王女士拿出合同看了一遍,发现合同上写着,“如果不继续上课,可以申请退款,退款金额为原课程费用的三分之一。”

        因为这件事,王女士发现,身边有些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为了能尽量减少损失,他们在短时间内让孩子上大量的早教课,“我不想这么干,那么小的孩子,怎么遭得住嘛。”

        昨天,早教中心工作人员给王女士打来电话,表示愿意退王女士部分费用,但具体退款金额还需双方进一步协商。

        律师说法>

        钟雨江(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律师):早教中心侵犯了王女士的知情权。但是王女士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应当在签约前,仔细阅读合同文本的相关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另外,王女士关于子女周末上课影响授课质量的担忧,这只是王女士的单方揣测,并不构成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因此,建议双方协商处理。

        律师支招>

        别落入商家“霸王条款”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办理预存消费卡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钟雨江律师给出了一些建议。

        钟雨江介绍,“本卡有效期一年,过期作废”、“本卡的最终解释权归**所有”,这是在会员制消费中最常见的“霸王条款”。

        商家在会员卡上标注“最终解释权归**所有”的条款,意图使“最终解释权”被赋予事先约定的契约效力。从而在与消费者发生合同争议时,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过期作废”,则是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期限,变相侵犯了消费者的财产权。

        国家工商总局于2010年11月颁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中,明确将“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客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款或退会”等说法列为违法条款,最高可处3万元罚款。

        街头采访>

        你有多少钱预存进了会员卡

        预存式消费会员卡究竟常见到什么程度?昨天,晨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看了看他们的包里都有什么会员卡。

        刘婷(30岁、女):她的手提袋里有一张儿子英语培训班的预存卡,价值2.1万。此外,还有价值2800元的健身卡、2400元的美发卡、500元的洗衣卡、300元的电影卡。她称,除了儿子的培训班价格相对较高以外,一般自己都不会办理超过3000元的预存卡。

        曾伟(29岁、男):他的钱包里只有4张预存卡和几张银行卡。预存卡包含:4000元健身卡、200元甜品店消费卡、300元洗鞋店消费卡、300元美发卡。

        王芳(46岁、女):她的包内没有预存卡,她称平时很少办理这些东西。只是家里有一张钟点工预存消费卡,价值500元。她说:“我也不美容,所以基本上用不到这些。”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 闻青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