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共青城拟用5年打造大学城 预计可容纳10万学生

24.01.2014  10:55

  近日,记者获悉,江西共青城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座“大学城”。届时,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独立学院将入驻共青城市大学城办学。预计入驻高校15所,形成10万名在校生办学规模。

  江西四高校已与共青大学城建联姻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2013年9月起,国家教育部将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国所有独立学院进行评估验收。其中,江西13所独立学院都将面临这一“大考”。与此同时,江西省高职、中职、民办学校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这些问题的迫切性不得不将“改革”这一重大课题提上教育发展日程。以评估验收倒逼改革,以教育发展倒逼改革,江西高校教育改革之势势如彍弩。

  2013年12月3日,我省召开专门协调会,专题研究以江西教育改革助推共青城先导区建设。副省长朱虹指出,共青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筑巢引凤,吸引高水平大学进驻,鼓励推动高校在共青城异地办学、合作办学,把共青城打造成为“教育高地”、“人才高地”、“创业高地”。  12月24日,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支持共青城市教育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共青城市大学城建设,支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的独立学院整合办学资源,入驻共青城市大学城办学。鼓励高校到共青城市设立科研、实训基地,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省教育厅多次召开独立学院院长会议,并率相关处室人员专程到共青城市实地调研,多次调度各高校大学城项目进展情况。

  12月24日,南昌航空大学党政班子来到共青城市进行调研、考察,表达合作办学意愿。随后,江西师大、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党政班子接踵而至,表示将全力策应省委、省政府决策。2014年1月中上旬,南昌航空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组织教工代表先后来到共青城市了解大学城建设的进展情况。据悉,目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4所大学已与大学城投资方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大学城以特色立校  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目前,共青城市已落户高等院校和高职学校4所,其中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江西航天技师学院3所院校已建成,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设之中。团中央的“中央团校共青城全国团干培训基地”也落户在共青城。审视共青城,战略地位重要,比较优势独特,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共青城市正按照“建好先导区、率先奔小康”的发展目标,坚持“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园林、三分之一建筑”的规划布局,开启南湖新区大学城路网建设,力争5年左右入驻高校15所,形成10万名在校生办学规模。在这里,将汇聚文化创意、文博会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企业总部、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大学城就是南湖新区的一大亮点。据介绍,共青城大学城建设将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源共享、分校管理、保持特色的原则,以培养共青先导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方向,走产学研用与孵化创业融合式发展之路,坚持多方共建、合作共赢的组团式发展,探索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

  资料:“大学城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城的和便利的食宿、交通条件。在中国,大学城建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教育资源共享化、运转机制市场化、师生生活社会化、基础设施市政化、社区管理政府化”等特色,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办学质量”,它闯出了一条“集约化”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

文章链接: 江西共青城拟用5年打造大学城  预计可容纳10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