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47人有1个公务员”预设结论惹错

13.02.2014  12:18

湖南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被公开”后,相关媒体继续追踪,质疑冷水江市政府机构过于臃肿庞大。这种质疑是合乎逻辑的,但是报道宣称冷水江市“47个人中就有1个公务员”,这违反基本常识。这一说法在网站上还被当成小标题突出出来,实在不应该。

相关媒体的追踪报道称,“该市享受财政统发工资的人员已超过7800名,实发工资的平均水平约为2083元。按冷水江市政府官网的数据,该市总人口37万,平均每47人中就有1个公务员。

连一些网友都立刻看出来,“享受财政统发工资”的远非都是公务员,他们包括各种事业编制人员,如教师,环卫工人等通常都在其列。其实这篇报道里也已提到了事业编制人员,但“47个人中就有1个公务员”还是上了文章的小标题。

这不像是个偶然的错误。因为这个数字是对政府机构臃肿最突出的展示,直接强化了文章的价值观,引导了读者对公务员队伍的不满。冷水江公务员低于社会想象的工资意外外泄,再次激活了社会关于公务员是不是“都腐败”,以及国家该不该给公务员加薪的大讨论,媒体在加入这一讨论时,应当对关键性数字保持特别的认真和敏感。

冷水江“47人中就有1个公务员”这一假消息如果传播开来,会严重误导公众对国家公务员队伍情况的认识,对调查性媒体来说,这是个不该犯的错误。

中国全国2012年共有708.9万公务员,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90,这个数字中国大多数媒体人都应知道个大概齐。如果是1/47的话,全国就应有近3000万公务员。这个错误应当很容易辨认。

如果说文章作者还有可能一时疏忽,那么这个错误成为文章的小标题,最终变成网站的大标题,不能不断“偶然”下去。显然立场和价值观先行成为不断放大这个错误的一路绿灯。

真实性对媒体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特别想彰显自己的价值观时,尤其要严格审视支持自己价值观的每一个事实,看看它们是不是被我们做了不准确的使用,我们是否在预设结论,

并且找来各种“事实”强行支撑它。

冷水江公务员工资的讨论还是很有价值的,媒体对质疑精神也应受到鼓励。只是我们希望呼吁各路媒体:我们的目的应当是找出这件事的更多真相,而非证明我们在这件事爆发之前就一直说的那几句话是多么正确。▲(作者是本报评论员)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