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精神 部署工作

25.02.2014  12:10

  2月24日,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传达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中心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中心主要工作,听取科室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并对拟评2013年度优秀同志进行民主测评。

会上,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负责人舒飞庚同志就贯彻落实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2月21—22日,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先后在南昌召开,这两个会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格高。省委强卫书记、省政府鹿心社省长分别就做好国土资源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省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设区市的分管副市长参加会议,会议的层次很高、规格也很高。二是内容实。刘定明厅长作了工作报告,并作了重要讲话,陈祥云副厅长就贯彻落实省领导批示、讲话精神进行了工作部署,邓又林副厅长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有关国土资源工作重要讲话内容摘要,项尝培副厅长宣读了有关表彰决定,王敦范纪检组长作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高振华局长传达了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内容很丰富,各位领导的讲话实在。三是效果好。会议既部署了工作,又宣传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对各级管好、用好国土资源起到了促进作用。

舒飞庚在总结了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工作成绩时指出,2013年,中心按照厅党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扣姚木根副省长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灾经济损失,确保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这条主线,地灾应急工作做到了思想到位、人员到位、装备到位、服务到位、宣传及培训到位,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一年来完成了地灾应急值守、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提交了全省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9期。全年发送地质灾害预警短信2350余条,完成2012年地质环境年报和矿山环境动态年报各1期、地质灾害月报12期,向部、省报送值班信息75期、呈阅件5期。由于预警及时全年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起,避免人员伤亡35人。中心全年派出多批专家组,参与了5起较大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及时查明了事件原因,为领导高效决策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资料。去年底组织了6个巡查组,对全省危害程度为中型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核查。组织开展龙南县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全省1/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座谈会、全省地质环境管理知识培训会等工作,提高了省内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积极参与《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和《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立法工作,开展了2013年度1/5万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项目立项论证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我省地质环境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完成省厅下达的江西省“矿山复绿”行动摸底调查及实施方案编制任务,合作开展了修水县1/5万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赣南苏区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对地质环境影响研究,组织申报了“地质环境图系编制  ”项目,推动了我省地质环境基础工作。

舒飞庚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要求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今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尤其是2014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对地灾防治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中心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地质灾害应急理念,按照“应急迅速、处置科学、服务群众”的总体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团结奉献,真抓实干,稳步提升中心各项工作,力争把中心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公益性单位。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意识。举办全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知识、预警监测、群测群防等培训班,加强对基层地灾防治管理人员知识培训;充分运用“4·22”世界地球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尤其是要加强《条例》的宣传,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有效减少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抗灾自救能力。二是完善应急制度,巩固应急基础。不断完善并认真落实监测巡查、值班值守、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制度,指导基层做好临灾转移避让和应急抢险救灾。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值守手册,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和预警发布程序。严格执行主汛期、极端天气、重大节庆日及敏感时期24小时专人值班,落实交接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排;认真督查市、县地质灾害值班和信息报送情况,及时准确接收、报送值班信息和指令,确保应急值守工作有条不紊、及时有序。及时更新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群测群防员信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查,做好全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部署落实重要隐患点实时监控等情况。三是加强预警预报,做到防范未然。认真编制并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年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方案。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会商,及时开展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改进预报技术,提升预警精度。在强降雨过程、台风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密切关注天气动态,主动加密预报,提升预警时效性。加快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及时对监测数据、雨情信息、灾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重点地区开展临灾预报。完善省、市、县、村、组五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灾害能“早发现、早预警”,群众能“早防范、早撤离”。四是应急迅速到位,科学处置灾情。按照“地灾应急,我们在一线”的要求,以防大灾、应大急的备战状态,扎实做好地灾应急处置工作。主汛期前完成宜丰县科海职业技术学校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积极派出专家,指导、帮助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协助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调查,分析研判灾害发展趋势,提出科学、安全、有效可行措施控制险情或灾情发展。出现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应按程序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相关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应急专家、应急设备赶赴现场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灾区信息供领导决策。五是抓好项目建设,增强中心实力。尽快完成以往项目验收。力争于6月底完成矿山复绿及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数据库建设,8月底前完成矿山复绿、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项目验收;如期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实施方案等工作。抓紧新开项目实施,及时组织好技术力量开展江西省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崇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积极申报新项目。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积极申报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提高我省地质灾害应急基础和信息化水平。积极争取省科技成果项目的申报;稳步启动地质灾害评估、设计、勘查类市场项目。六是提供技术保障,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心专业优势,配合厅里出台地质环境项目绩效评估办法,并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估;继续配合做好地灾防治、1/5万地灾详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的督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研和年度地质环境项目立项论证工作。重点抓好地灾防治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推广,推进“一张图”防地灾。积极配合省厅推动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市、县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建设及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地灾应急、防治规律研究,积极推广地灾防治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提升中心服务水平。七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心内部工作规则、财务、项目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例会制度,加强日常监督与检查,严格按制度办事,不断提高中心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综治、节能等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学习交流会,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重温一遍入党誓言,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廉政勤政,扎实工作,优质服务;学习一批先进典型,全面掀起一股学先进、比技能、提效能的热潮;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增强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