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步领先一路 看南昌西湖区最大棚改项目的制度创新

27.10.2014  12:01
舒 丹 记者 范志刚

  南昌市象山南路沿线棚户区改造,是今年该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改项目。由于人员结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补偿期望值高等因素,导致该地块改造难度非常大。面对这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南昌市西湖区却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成绩单:征收令尚未下达,29天内将近七成被征收户就提前交房搬迁,再次刷新南昌棚改征迁速度。

  记者调查发现,西湖区奇迹般的棚改征迁速度背后,是制度创新带来的嬗变。

  超常任务考验执政智慧

  作为南昌市最核心城区,西湖区棚改任务重、时间紧。经排查,三年内该区有600多万平方米棚改任务,今年要完成约135万平方米。其中,象山南路沿线棚改项目包括南浦路和三眼井,是南昌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区域。该棚改项目被征收户有5307户,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全省中心城区户数最多、面积最大、区域最核心的棚改项目,受到省市主要领导高度关注。

  为了让群众尽早受益,南昌市要求西湖区于7月15日前完成象山南路沿线棚改征收工作,8月15日九龙湖的棚户区安置房要跟进开建。

  超常规的任务,考验着西湖区党委、政府的执政智慧。西湖区区委书记周林介绍,通过试水“提前交房预签约”制度,并引进社会资金弥补缺口,象山南路沿线棚改项目加快了推进速度。

  预签约防止百姓利益缩水

  周林所介绍的“提前交房预签约”,指的是在政府征收令和房产征收评估价出来前,鼓励被征收户与政府进行基于货币补偿的提前交房预签约。提前交房的被征收户签订协议后,按照成套房屋价格每平方米8000元、不成套房屋价格每平方米7500元提前结算,余额在评估价出台后政府与被征收户结算。

  实行提前交房预签约制度,不仅让政府加快了征迁进程,更防止了百姓利益缩水。西湖区房管局长廖骏介绍,以往是出台房产评估价后,政府才与被征收户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周边一些房产企业趁机依照征收房屋评估价抬高房价,吞噬政府给予被征收户的部分优惠。而通过预签约,政府与被征收户提前结算的价格会略低于最后的评估价,使得二手房企业失去了提价的精确参照。提前交房预签约制度的出台,最大限度消除了被征收户受二手房企业涨价对自己买房置业的影响。

  对于这项新制度,棚户区居民拍手称赞。南浦街道居民许志强原来住的是一间有40年的小单间,房子十分破旧。根据这一政策,他拿到了42万元预付款,在附近花33万元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剩了9万多元,再加上房屋评估价出台后的补偿部分,他准备拿这笔钱做点小生意。

  社会资金弥补棚改缺口

  资金保障是试行提前预签约的前提。这次棚改,西湖区还有一项新举措,那就是引进社会资金及时弥补政府棚改资金缺口。周林介绍,象山南路沿线棚改项目需要40多亿元的投入,到位贷款20多亿元,其余缺口不小。今年初,西湖区与我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的绿地集团洽谈,提出棚改社会融资计划。4月,绿地集团借款10亿元用于象山南路沿线棚改,西湖区政府保证偿还借款本金和同期贷款利率。

  提前一步,领先一路。截至7月21日,共完成房屋征收任务5870户,完成率99.66%,这标志着该地块棚改房屋征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