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 省领导为陈焕文、汤彬教授颁发一等奖奖励证书

11.08.2014  02:57

      8月8日上午,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隆重召开,表彰为江西省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强卫出席大会,省长鹿心社讲话,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主持,省政府副省长谢茹宣读《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表彰会上,省领导为我校陈焕文、汤彬等荣获201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进行颁奖。副校长孙占学出席了大会。

      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本着“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奖种结构、提高奖励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省政府研究决定,2013年度,全省共有103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71项。在4个一等奖获奖项目中,我校摘取其中两项:校长助理陈焕文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的“直接质谱分子电离原理与方法学研究”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副校长汤彬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的“铀资源勘查与环境监测中的核辐射探测技术及系列仪器”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除此外,化生材学院那兵教授还荣获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由陈焕文教授领军完成的“直接质谱分子电离原理与方法学研究”项目,围绕如何提高含有复杂基体的实际样品电离过程的离子化效率及选择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着重研究了能量与电荷在常压、多相、多维复杂基体样品分子中传递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突破了经典电离理论的限制,发展出能够在无需复杂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直接对实际样品中的痕量待测物分子进行定性识别及定量检测的直接质谱分析方法,解决了经典质谱分析技术无法对复杂基体样品快速、实时、在线、原位、活体分析的瓶颈问题。

      以我校为牵头单位、联合贝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攻关的“铀资源勘查与环境监测中的核辐射探测技术及系列仪器”项目,在以汤彬教授为科研团队带头人率领下,在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批面向铀矿资源勘查、辐射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成果与应用仪器装置,建立了相关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了我国铀矿勘查与环境监测事业的技术进步。项目对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和仪器产品垄断、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江西省自主创新水平、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一年度同时摘取两项科技成果一等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尤其是陈焕文教授及其团队,继获得2009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后,又再度摘得201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确立了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的治校方略,建立了长效投入和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相信在现有成就基础上,学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依托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挖掘现有科研团队的潜能,培养更多的科研领军人才,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指引下,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为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臧毅  文/曹捷生)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