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书单:从守文到守德的传承

23.12.2013  12:05

  嘉宾名片

  叶青 1965年8月生,现为江西省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国家“文化名家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文艺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论、文艺评论及文化发展研究,出版《应物传神》等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其他课题十余项;论著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十余项。

  特约主持人名片

  彭春兰 1948年生于吉林延吉,祖籍江西安福。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江西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37年,历任副总编、副社长、总编辑。第九届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现为江西省记协副主席、江西省散文学会会长。南昌大学、江西师大商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出版散文集《走过千年》、《女人的眼睛看世界》等专著。

  重读《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教给我们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存智慧,其中包括对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等方面的指导和解析,这些是一个人、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根本性的东西,因而具有一种普遍性,有着古今中外都适用的原则。

  彭春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表示,要仔细看看《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的主编杨朝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孔子家语》和《论语》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了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的对话。如果说《论语》相当于孔子语录的话,那么《孔子家语》相当于全集。

  联想到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之江新语》,收录了习近平主政浙江时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短论文章200余篇,文中引经据典随处可见,作为传统儒家的经典,《论语》被多次引用。《论语》被领导人经常提起,有什么现实意义?

  叶青:《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以及他的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作为一部文化经典,《论语》是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最重要典籍之一。

  为什么这样一部语录体的书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经典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论语》这部书蕴含着延续数千年,且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的思想基因,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民族对于人生和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

  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人格的基本观念,对于社会生活的基本理解,是在《论语》中成形的。《论语》有着强大的文化渗透力,使那些道德人格信条变成社会生活的价值坐标,以至于“百姓日用而不知”。正因为《论语》是这样一部影响着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伟大的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对于建构社会制度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它的命运也曾大起大落,但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著作,《论语》仍旧以其强大的时代穿透力,显示出持久的魅力与生命力。于是,人们重新思索,这部经典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是什么?

  实际上,《论语》教给我们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存智慧,其中包括对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等方面的指导和解析,这些是一个人、一个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根本性的东西,因而具有一种普遍性,有着古今中外都适用的原则。这一点,西方人也有着深刻的共识,法国启蒙运动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说,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孔子提出了人类理性所能形成的最圣洁的看法,而不宣讲什么奥义。

  当代中国文化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文化建设长足发展,但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情况的出现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趁势涌入,大众文化蓬勃兴起,不断挤占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估和批判,造成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对传统文化也构成了新的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文化传统经典中,《论语》等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是被翻译得最早、影响最大的著作。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利玛窦就把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在联合国评选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名列榜首。经典的价值体现在其巨大的文化穿透力和时间穿透力。人们之所以选择《论语》,是因为从中能学到许多人生智慧,可以借此缓和现代人心中的不安。

  因此,今天我们重读《论语》,首先要建立对于古典、对于传统的尊重和正确理解。

  守文:用文化经典穿透历史

   不愿意认真读书,极大地破坏了人们对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是浮躁的社会心态、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在“阅读”上的具体表现。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智力上的倒退。

  彭春兰:经典记载并传承着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思想结晶。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先哲心灵进行对话的过程,就是接受先哲思想和智慧的照射,并反观现实的过程。然而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的滚滚浪潮,已经把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消费变成“快餐”模式,您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

  叶青:金克木先生曾说过,有10部古书是汉代以来学生必读的,甚至是必背的,一直背诵到19世纪末,《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他说,这些书不读,后来的书就没法读。其实在西方也是如此。要了解西方文化,就一定要读《圣经》;不读《圣经》,就很难读懂公元以后的书。这些都说明了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但是,在阅读正变得越来越小众的时代,我们民族对于经典的阅读需求和内在动力明显不足。

  随着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的持续低迷,随着网络阅读率的大幅增长,在当下网络化、视频化的时代,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普遍存在,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这种阅读方式,无法进入文化经典的内部世界。其负面影响值得忧虑:不愿意认真读书,极大地破坏了人们对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是浮躁的社会心态、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在“阅读”上的具体表现。从人类文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智力上的倒退。因为人需要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进行对话,人也需要通过这种自我教育免于愚蠢、干枯和教条。缺少阅读经典的习惯与兴趣,会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和隔膜。许多年前,张爱玲曾发出警告:中国人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连《红楼梦》也读不下来了。这种情况不幸正在发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焰和思想的光辉,这些闪光的智慧与伟大的思想,集中承载于文化经典著作中。

  经典是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其中所提出的是一些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经典尽管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在各个时代都具有独特的当下意义和价值。

  经典书籍中传承着人类最深刻的思想、最美好的发现和最丰富的情感,传承着民族宝贵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没有对经典进行认真阅读的人,是无法发现其中极其丰富的意蕴的。

  对于经典,我们需要的不是把它供奉在神坛上,对它顶礼膜拜,而是要把经典变成我们进步的养分,充分消化吸收其精华,这才真正体现了经典的价值。

  守德:用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不能缺位,道德建设不能跛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法治的约束和保障十分重要。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同样是一个需要大力构建的防护堤。

  彭春兰: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风暴的掀起,已陆续有十余名省部级高官落马,这些人不能说没文化,但没能守住道德底线。这让我们再一次面对两个相互关联且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地生活?

  叶青:守文还是为了守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不能缺位,道德建设不能跛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崛起奇迹,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各个领域也积累了尖锐的矛盾。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呼唤良知与责任、重建社会诚信与道德标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一个十分急迫的课题。

  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就是道德的重建。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只有筑起道德高地,我们才能拥抱一个灿烂的星空。

  在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法治的约束和保障十分重要,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同样是一个需要大力构建的防护堤。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强大的正确道德取向,使全社会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这个社会才能形成无比强大的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力量的形成,应该是文化兴盛的根本目的。

  比如说《论语》这部经典,提供了我们这个民族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情操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我们当代道德建设需要吸收借鉴的非常重要的思想。《论语》作为纪录孔子“嘉言懿行”的书,在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丰富的论述与思考。伏尔泰在述及孔子思想时写道:“我认真读过他的全部著作,并做了摘要;我在这些书里只找到最纯洁的道德……”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论语》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它提供的是孔门道德实践的各式案例。同时,这种教化的基本形式也符合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经验。其重点不是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人,准确地说是培养人,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因此《论语》中关于人类道德生活的深刻思考,毫无疑问能够成为我们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的重要参考。所以,我们要加强包括《论语》在内的民族文化经典的研读。

  当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读好书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

   读书可以获取知识,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彭春兰:李克强总理曾经推荐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媒体提到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向下属推荐《大清相国》,这本书一时洛阳纸贵,此前王岐山公开推荐过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引发了一股法国历史研读热。公众通过这些书单,感悟到从最高决策层的书房透出的信息。这里既有中华文化经典,也有外国名作;既涉及人文历史,也涉及经济科技。您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读书?

  叶青:读书可以获取知识,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提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书籍应该成为领导干部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特别强调对于民族文化经典的研读。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经典研读就更应成为日常的功课。

  领导干部爱书、荐书,这样的学习氛围自上而下地推进、日益浓厚。从2010年2月开始,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和各个地方陆续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中央直属机关推荐书目中既有传统经典著作,也有《中国大趋势》、《大国软实力》等介绍世情国情的书籍。2013年4月,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从读书活动5年来所推荐的103种图书中,评选确定了“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得票最多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荐过的《苦难辉煌》。入选的还有《激荡三十年》、《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等。今年下半年,又推荐了4类8种图书,其中就有《大数据时代》、《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等科技前沿书籍。可见,领导人书单并不单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多读书,读好书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读优秀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同时,领导干部通过研读优秀中外文化、科技书籍,既能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也能通过了解最新的社会、经济、科技动态,与时俱进,提高执政水平。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