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批部分领导制造偶遇新闻:沽名钓誉之心未减

04.11.2014  13:55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一些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无非是想宣扬自己低调、务实、节俭,彰显转作风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做作的本身却泄露了秘密。事实上,从请人给自己代写文章,到频频制造“偶遇”新闻,不论宣扬的手法怎么变,给自己造势的意图没有变,沽名钓誉之心没有减。前些年,有的地方评选“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杰出青年,竟然局长、处长纷纷占主角,追名逐利可谓无所顾忌。

  诚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对待名利。对于普通人来说,名利心重些,无非世俗市侩一些。但对领导干部而言,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就无异于打开“潘多拉”盒子,万般恶事多因此而起。不少落马者在追悔时就常常这样写道:“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私心杂念太重,名利思想太强,贪婪私欲过度”。领导干部的名利观扭曲,就不仅容易腐化变质,最终身败名裂,还会误事殃民,败坏党和政府形象。

  有的人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不惜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拉关系、找门路,甚至跑官要官买官。有的人把职级待遇放在首位,争名夺利在前,吃苦受累在后,得名获利的事少一点都不行。有的人以名利得失为干事依据,一看现在规矩多、约束多就干脆为官不为。有的人看到自己一个章、一支笔能使别人发财,就心里不平衡,不吃点拿点卡点要点就不舒坦。有的人看到有名有利的事情就积极作为、扎堆作为,反之就视而不见、相互推诿。凡此种种,皆因名利观扭曲,给官场带来不良风气,使名利当道、实干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