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面对退休生活

06.01.2014  13:27

不干预就是最大的支持”、“人退休了,但党员身份不能退休、党员标准不能降低”…… 近日,贺国强同志在新著中披露了退休前与纪委干部座谈会的讲话,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誉。

眼下,干部群体是社会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群体,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贺国强同志在退休前明确表态,“约法三章”,无疑会发挥非常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给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标杆,充分彰显了一个党员干部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贺国强同志的新著,一方面固然是因其曾身居高位,但仔细审视讲话内容不难发现,文中谈到的现象,确是当下干部群体当中时常可以看到的问题。即,领导干部改如何面对退休生活?

照常理来说,任何工作都有时限,一个人年纪到了,自然应该退下岗位,一来工作了大半辈子该休息休息,二来也让年富力强的人继续开创新的局面,这本是自然的规律。然而在领导干部这个群体当中,却时常看到一些干部不甘心安享退休生活,还要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干部“职退身不退”,打招呼、递条子……通过各种方式干预继任干部的工作;有的干部则是转战行业协会、下属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会长、董事。

职退身不退,一方面是因为“心没退”。领导干部在任时,请示汇报不绝于耳,各种会议应接不暇,可一但退下来,几天也不见一个电话,冷冷清清。人走茶凉,如此落差,心态难免失衡;另一方面,则是“权没退”,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些干部正是本着这样的意识,趁着刚退不久影响尚存,继续通过拥有的权力来谋取利益。

于是,我们也就不免看到,有些干部对工作“过于热心”,指手画脚,不在其位却要谋其政,给继任者很大的负担和困扰。有些干部身兼数职,社会活动频繁,甚至还不乏以权谋利谋私。在纪检部门查办的腐败案件中,退休干部因违纪而“晚节不保”的案例比比皆是,当引起我们的警醒。

正因此,贺国强同志的表态,尤其具有针对意义。新陈代谢本是自然规律,在其位谋其政。退下来之后,就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放手让继任者去闯,自己则应该安享退休生活。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转不过劲”,一方面是心理落差使然,另一方面,也与权力监督机制不足、干部退休制度不完善有关。

当然,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精英群体,有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在退离一线后,利用合适的渠道,继续发挥余热,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有益的。因此,我们在重视干部素养和修养的锤炼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创新退休干部的管理,创造一些合理合规的渠道,让退休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