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专家为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带来精彩报告

26.08.2014  22:37

      8月25日,我校2014年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进入第三天。当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处庄文玥处长两位专家先后走上讲台,为参加培训的全体领导干部作了两场精彩报告。前后两场报告分别由校党委副书记王金华、副校长易小明主持。

 

 

      邓大才教授以“‘顶天立地’:打造一流学科”为题,从“我们的历史与现状”、“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智库建设与咨询服务”、“学科建设的几点启示”4个方面,介绍了他所在团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把“一个很古老的学科”(邓大才语)——科学社会主义做活做大做强,并成为我国高校重要智库、中国农村发展智库的成功经验。       据介绍,目前全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保留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古老品牌”学科。邓大才一班人以“为往圣继绝学”自任,聚焦国家中长期战略任务,紧随1980年代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农村社会管理出现空白之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学科建设突破口,将学科建设方向转到基层政权建设。之后又与时俱进进行了两次成功转型,2000年引进政治学进行以政治学为主体的治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政治学研究院,进而下设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我们既要能当农民,又要能当学者,既要能住草棚牛棚又要能住星级宾馆。”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邓大才所在团队本着“顶天立地”的宗旨,努力使每位成员以各种形式都密切联系着一个与研究相关的中央国家部委,因为“顶天”而做到随时掌握政策导向。同时有注意接地气,所有成果都与实际部门挂钩、来自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以实证研究的凝炼而成。截至目前,团队已经承担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2个,另有多份政策咨询报告获得总书记、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等中央高层领导所批示。“我们开玩笑说,北大拥抱了天空但是失去了大地,复旦拥抱了大海但是失去了大陆。我们就做细内陆,做基层治理研究。”邓大才教授说,由于走人无我有、扬长避短的策略,最终形成了以特色致胜的秘密武器,打造出一流学科。       卓有成效的学科建设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使得这一团队名声大振。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已壮大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科规划办首批政府研究项目委托单位、教育部首批发展报告承担单位、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编审呈送单位。在开展农村社会调查中发现和捕捉农村社会发展新特点、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的报告《中国农村调查》、《中国农村资政报告》、《中国农村调查札记》、《中国农民状况报告》、《中国农村农民印象》等已经成为重要学科品牌。学科建设也带动了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团队培养博士研究生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提名奖1篇。

      “一定要坚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坚持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实证调查三位一体,注意将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智库平台相结合。”谈到这些年来学科建设,邓大才讲授说。

 

 

      随后,庄文玥处长为大家作讲座。她结合江西省情和我校人事工作面临的若干问题,分为“事业单位概况”、“人事制度改革总体情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解读”、“江西财大人事管理工作中具体问题”4个部分,一一进行讲解并介绍了我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文/王金海  喻春龙  图/罗庆辉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