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虎:领导干部有可“怕”之事才会执政为民

11.03.2014  20:22

  3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以《南昌棚改破难题》为题,通过对南昌市长郭安的采访,对南昌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深度报道。采访中,对棚户区居民,郭安讲有“三怕”:“首先是怕下雨,一下雨,整个棚户区漏的很厉害。二是怕下雪,一下雪就容易压垮房子伤了人,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三还怕天干物燥,火灾十分频繁,整个地方一旦着起火来,那就是‘火烧联营’,无法挽救。

  是人都会有怕的,不过不同的人,怕的东西却大不一样。有人崇拜“头顶的灿烂星空”,有人敬畏“心中的道德法则”;有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人却锱铢必较、患得患失……据说,孔子也有三怕:“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可见,怕,应是人最基本的感情,领导干部也应该有可“”之心。

  领导干部的“”,首先是敬畏之怕。《管子·小匡》讲:“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圣王敬畏贫农,市长敬畏棚户区居民,心中装着最困难的群众。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敬畏人民,将手中的一切权力,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应为人民谋利益。所谓“执政为民”,绝不仅仅是口号和概念,而是要成为领导干部做每一件事的指南,真正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正如《》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领导干部的“”,还包含着忧患之怕。范老夫子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孟子·离娄下》讲“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中央多次号召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增强忧患意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忧民之所忧,做好事关群众“吃、住、行”等切身利益的“小事”上。

  领导干部的“”,是饱含着感情之怕。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对身边的一切真善美充满了感情,这是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也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素质,是一种“民本官末”、“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思想、执政理念。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三省吾身,谓予无愆”,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期待着看到我们更多的领导干部,有怕、有忧、有敬畏。(徐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