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班额、大校额困局 新余启动学区制办学

28.08.2014  14:26

一边是热门学校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凸显,一边是个别学校生源不足、资源闲置,如何破解这一困局?8月22日,新余市正式启动学区制办学教育改革,以市二中并入市一中、市六中并入市四中组建两个学区。新余市教育部门表示,此举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从管理、师资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寻求“1﹢1﹥2”的放大效应。

长期以来,新余城区学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导致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引发的择校热难以降温。新余市经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出台《市直部分中学试行学区制办学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市一中和市二中、市四中和市六中各组建一个学区,学区内市一中、市四中为主体校,实行“一校两址”办学,市二中、市六中为成员校,增挂分校区牌子,以此结成共同发展体。

据了解,打破校际壁垒,搭建校际交互平台,实现硬件设施、师资、课程资源共享,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均衡分配,是此次改革的核心所在。学区制办学试点期间,市一中、市四中将派出执行校长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充实到分校的年级组、处室等,将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理念输入到分校,以管理带动分校办学水平提升和学风、校风的改善。从今年秋季起,学区内学校选择在初一年级进行师资交流,确保分校区每个教学班50%以上的教师来自市一中、市四中本部,分校区同时派出等额教师到市一中、市四中任教。

为确保改革成效,新余市充分注重督导检测,已组织相关特级教师等教育专家成立指导组,及时开展评估和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外界监督建议。(邓爱勇)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