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喊”完还要“管”出来

11.03.2014  15:24

  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构建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法律手段来保障食品安全。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食品安全仍是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及行业人士认为,三个“最严”的表述,表明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也展现了中国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但关键还是要落实和执行。

  专家评价

  各市县职能框架搭建完毕助力食品安全监管落实

  根据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安全的,水平逐年提高。但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奶粉“三聚氰胺”、猪肉“瘦肉精”、白酒“塑化剂”,一系列事件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表示,近些年国家已越来越认识到需要构建机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建议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处罚力度。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营销专家李志起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总理讲话来看,这届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所倾注的情感、表述力度、做出的承诺都是空前的。

  李志起指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不仅仅要“”,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

  “去年以来,就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对于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进行了大调整,目前具体到各个县市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毕。伴随着接下来的具体落实到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有望走出之前总是局限于书面文件上的表述,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高兴亚认为,“最严的监管”首要的是明确责任,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要责任到人,通过制度规范予以保障。如果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对有关企业采取“最严厉的处罚”,对企业主或责任人予以最严厉的刑事和经济处罚,绝无“下不为例”的机会。而对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人而言,出了问题不但要进行行政处罚,后果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应该看到,政府已经逐步在做了,相信不远的将来,舌尖上的安全是有保障的。”高兴亚说。

  业内响应

  烹协拟成立全国餐饮业食品安全委员会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食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餐桌、形势比较严峻,我们把它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收听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食品安全三个‘最严’表述之后,协会当天决定成立全国餐饮业食品安全委员会,来指导全行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他说,“但是成立机构需要有批准程序,预计4月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冯恩援表示,协会也和国家药监局就一些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沟通,包括食品安全的检测,如大型连锁企业的中央厨房在转型升级过程、企业设备设施换代中,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 代表建议

  规模化标准化+加强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央高度重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品种上,食品安全的问题,包括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包括有的养殖户饲养中非法滥用添加剂,这些问题确实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监管能力薄弱,监管还不到位。二是和生产方式有关,我们国家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规模小而散,所以监管的难度就比较大。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态度零容忍,1%的问题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具体来说,最根本的还是两个办法,一是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和养殖。二是加强执法和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也包括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解决原料来源安全性问题

  不解决食品原料来源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家进一步加强食品源头的安全控制和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污染转移至食品原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的监管控制。——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静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