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食药监局发布防野生蘑菇中毒警示
一旦误食立即催吐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故易发多发。
6月20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公众发布饮食消费安全警示:为确保生命安全,不要采食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各餐饮单位要严把采购关,不得采摘、采购和加工出售新鲜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预防野生蘑菇食物中毒的措施:
1.为避免误采误食,广大市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不要盲目采摘、制作和食用野生蘑菇。调查显示毒蘑菇中毒者有八成以上都提到自己是采蘑菇的老手,却因凭经验摘食而中毒。
2.市民在市场上采购蘑菇时一定要谨慎,应向信誉良好的合法超市、供应商购买,对自己不认识或没有食用过的野生蘑菇不要采购、制作和食用。另外,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晒干均不能消除,因此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新鲜蘑菇或干蘑菇。
3.各餐饮单位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把原料采购关,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谨慎采购供应蘑菇食品,以防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
4.消费者食用蘑菇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采取刺激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保留好毒蘑菇样品以供医生救治参考。
5.消费者在餐饮单位用餐后,一定要索取发票,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的依据。
延伸阅读:
根据国家卫计委近三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数的比例最高。2015年,全国因野生蘑菇食物中毒死亡65人。食用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据悉,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蘑菇300多种,毒蘑菇100多种。毒蘑菇中毒按症状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精神兴奋、幻觉等;流涎、流泪、血压上升或下降、瞳孔缩小或散大等神经系统症状;黄疸、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日光性皮炎和肝、肾、心、脑等脏器损害。其中以脏器损害最为凶险。(程炫 记者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