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馆前收水口满是油污 面对检查老板拒不认账

16.01.2014  12:32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乱泼乱倒

  1月13日,本报以《小餐馆前收水口个个“满嘴”是油污》为题,报道了市区餐馆较集中路段雨污水口时常被油污封口的现象。消息刊发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1月15日,记者跟随城关区环卫执法中队,集中检查城关区小饭馆较为集中的麦积山路、五泉下广场、中街子等路段。从当日的检查中,记者发现取证难、处罚难已然成为了执法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

  面对检查 面馆老板娘拒不认账

  “由于面馆长时间倾倒污水、残渣剩饭,致使雨污水井口完全被堵死。”看着家门口马路上厚厚的冰溜子,家住麦积山路附近的王先生拨打了12319数字城管热线。1月15日,记者跟随城关区环卫执法中队来到了王先生反映的路段,只见污水从雨污井口不断涌出,路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为了不让污水流向路面,环卫工人用铁锹在冰层上开了一道水槽将污水引入六七米外的另一个污水井。“就是最西头的饭馆倒的。”环卫工说。

  正对着污水井口的是一家名为靳嫂面庄的小饭馆。面对检查,老板娘拒不承认倒过污水和残渣剩饭,“旁边还有好几家饭馆,凭什么认定是我倒的?”面对执法人员,老板娘矢口否认。“就是你们家倒的,面片、剩菜都是。”隔壁商户的一句话打破了僵局。“邻里邻居的,本不想说,但是他们这样做太过分了,影响城市形象不说,大冬天害环卫工人天天站在路上铲冰。”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饭馆已经签署了“门前三包”协议,然而这张协议却成了一张废纸。随后,执法人员现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老板娘仍然坚持不接受任何处理。

  在五泉下广场附近,“五泉王老四肥肠面”的服务员正往门前的收水井里倒污水,“我们倒的是面汤,没有残渣剩饭,不会堵住的。”服务员说。“倒污水也是不允许的。”执法人员责令饭馆停止倾倒行为,马上将井口周边的冰层清理干净。

  商户乱泼乱倒 原因到底何在?

  谈到对乱泼乱倒的监管,城关区环卫执法中队队长邸泽涛说:“每天至少要处理七八起,有市民举报的,也有通过数字城管监控平台发现的。对于初犯的商户,我们一般采取教育的方式并责令立即清除。

  记者发现,商户们之所以往雨污水井口倾倒残渣剩饭、泔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沿街小饭馆内根本没有下水,店内产生的污水无处可去,只能倒在马路上;二是一些商户没有公共道德意识,打扫完店内卫生,随手将污水倒在马路上。“城市管理靠大家,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爱护,希望市民能够自觉维护城市环境,改掉乱泼乱倒的陋习。”邸泽涛说。

  记者手记

  支招:没有下水的沿街铺面禁开餐馆

  记者发现,一个雨污水井口周围少则一两家商户,多则七八家。面对检查,他们往往互相推诿,拒不承认。有证人还好说,没有证人执法只能陷入僵局。此外,以城关区为例,沿街饭馆何止千家,但就执法力量而言,城关区环卫执法中队不到30人,除了负责市容市貌的监管外,建筑工地扬尘、餐厨垃圾收集等也归他们管,工作异常繁重。

  如果仅靠传统意义上的“马后炮”监管方式,只能费力不讨好,如何从源头上管控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如果把“没有下水的沿街铺面禁止开设餐饮”作为前置条件,那么小饭馆前收水口“满嘴都是油”的情况必然下降。此外,市民“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无论你来自哪里,既然选择生活在这座城市,就应该爱护它。(记者杜志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