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首个“中国历代匾额馆”免费向游客开放

25.09.2014  10:27

    记者昨天获悉,南昌首个“中国历代匾额馆”近期免费向游客开放,展示历代牌匾蕴藏的文化与故事。该馆位于“湾里书画艺术苑”。

    “中国历代匾额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一直致力于民间牌匾的收集,迄今为止已收藏各类牌匾300多块,包括旌表颂扬匾、祝寿匾、圣旨匾、功名匾、堂号匾等,时间跨越了明中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据介绍,在农村,很多原本悬挂于旧宅的匾额,被当做床板、门板、楼板、壁板,至被拿去围猪圈、做屠案。在“中国历代匾额馆”里,就有一块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岁进士”牌匾,曾经被农民拿去当门板。记者看到,这块“岁进士”牌匾,题匾人为时任江西提学副使的吴炳。 据悉,匾额馆了收藏了不少名人书写的匾额,包括时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两广地方提督军务”的张之洞所题的“父子举人”匾。“这里还收藏了一块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书法牌匾。”该馆负责人表示,这块写着“怀宁堂”牌匾是董其昌落难高安时,为感谢高安好心人,特地书写牌匾一块赠给他们。

    “中国历代匾额馆”还收藏有圣旨匾,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敕命捐职州同赵锡璩为儒林郎(文散官名,从六品),其妻封安人(封建时代命妇的一种封号)。(来源:南昌晚报 记者吴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