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个“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在鄱阳开建

30.06.2015  10:16

  本报鄱阳讯 (江西日报记者杜金存)6月28日,记者获悉,鄱阳县开建“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建成后可供2万户以上家庭用上绿色能源。据介绍,这是我省首个“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据悉,鄱阳鸦鹊湖博达2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位于鄱阳县鸦鹊湖乡,总投资1.8亿元。项目依托鸦鹊湖乡荷塘湖建设,在水面上建设光伏电站,水面下养殖甲鱼、螃蟹等喜阴鱼类,真正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新能源集约化发展和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据介绍,荷塘湖水面有1000多亩,在鱼塘之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等于给鱼塘做了一个大棚。鱼类可以在电池板下面乘凉避暑,节省了水产养殖户安装大棚的费用。此外,由于电站建在鱼塘水上,水面环境温度较地面温度低,组件之间的间距较传统电站大,因此形成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可延长光伏发电组件寿命、提高发电效率。

  业内人士表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由于不占用土地面积,适合河网密布的江南地区建设分布式电站,必将成为继屋顶之后,光伏企业争抢的热点。目前,鱼塘光伏开发的有利前景,使诸多光伏发电企业纷纷效仿。在江苏宝应、高邮、兴化等水域面积较大的地区,鱼塘水面也已经成为光伏发电企业争夺的资源。省社科院专家认为,我省湖泊鱼塘众多,具备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的条件,有望吸引更多企业来我省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