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冲击波

11.10.2013  18:36


        2009年,贵冶创新人才选拨理念,推出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聘任制,完善构建了一支以技术人员为基础、车间“首席”为中坚、工厂“首席”为领衔的人才梯队结构,拓宽了人才的发展空间。在该厂,“首席们”发挥中坚力量,解决了众多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广大员工树立了标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先进的“首席”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人力资源工作,理念为先。没有先进理念的引领,人力资源工作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2008年11月,贵冶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工厂实际,确定了影响和制约工厂科学发展的十大调研课题,由厂领导领题调研。其中一个调研课题就是要拓宽员工的晋升渠道,推行长家分离,让普通员工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归属感,实现自身价值。2009年年初,贵冶把这一理念写进了职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推行首席工程师和首席技师聘任制,形成管理类、技术类、操作维护类三大用人渠道。随后,该厂多次召开党政联系会讨论研究方案,6月30日,正式出台下发了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聘任试行办法,在全厂范围内公开选拨首席工程师和首席技师,开始了该厂冲破原有的人事管理旧模式,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指导,在用人方面的新尝试。         贵冶的“首席”聘任制,在工厂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之间架起了一座天枰,普通工人、干部不再“渭泾分明”,所有在岗位上有贡献于企业的员工都能找到自己的上升通道,享受平等的待遇与地位。无疑,这种先进的理念明确地告诉大家: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皆可成人才。   科学的“首席”机制         “首席”是为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技师职业发展设计的技术通道。为把真正有能力、有技术、肯钻研的优秀员工选拨上来,贵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首席聘任办法:明确了聘任对象必须是一线工人,中层及以上干部不在受聘范围;明确了聘任范围为:在主工艺及主要辅助生产车间或单位的所有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岗位,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了申报条件为:能对本专业出现的技术性难题进行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培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下专业技术业务人员,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熟练履行岗位职责,热心传授技艺,体现了首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选拔流程也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择优推荐、组织考核、考试、答辩、评审、厂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人选的程序进行。         然而,当上“首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贵冶对“首席”有一整套非常严厉的考核制度,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予以续聘,每次聘期为两年;优秀者以下不再聘用,所在岗位进行重新公开竞聘。如果聘期内在技术指导上出现严重的失职和失误,给工厂造成较大损失的、以及泄漏工厂技术秘密等情况的,工厂将予以解聘。         首席工程师和首席技师是贵冶一整套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一环,是贵冶大胆选拔使用高技能人才的突破。它让占企业大多数的一线员工看到了希望,可以激发出他们高涨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目前,该厂正在探索从车间技术专职到车间首席,再到工厂首席的晋升模式,构建梯队管理、团队格局,为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显著的“首席”效益         自2009年“首席”聘任制运行一年多来,11名首席对贵冶的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了众多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组织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首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5#制氧机在关键部件上有制造缺陷,机械维修首席技师宋应鹰在二级叶轮发现有新增疑似断裂、振动多次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及时制定出可*的应急预案和参数跟踪监护等措施,确保了工厂二系统的稳定用氧;针对闪速炉排烟系统堵塞的情况,火法冶炼首席技师谢斌通过调整壁炉振打和吹灰器的频率、幅度,优化了烟尘的硫酸化工艺,保证了烟气的畅通;化工首席技师刘标兵合理利用新材料车间硫酸铜结晶母液对系统补铜,有效地发挥铜离子的催化作用,并回收了母液中的高浓度砷,减轻了硫酸车间废酸废水的负荷,节约了成本;湿法冶炼首席工程师郑春到在工厂第四次元素普查中填补了前几次低含量元素的普查数据,并及时将元素普查的结果运用到生产中。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首席”不仅仅是催生“能工巧匠”的“催化剂”,也是带领身边员工“比、学、赶、超”的“领路人”。2010年,湿法冶炼首席技师曹文指导、带领电解车间选手闫朝朝、何泽民参加“中铝杯全国技能大赛”,包揽了该赛事的前两名;仪表首席工程师钟耀球对两名参加公司奥林匹克仪表工技能竞赛的徒弟进行系统组态、系统调试、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取得了公司奥林匹克仪表工技竞赛第二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         如果说“首席”是领头羊,那么,在他们身后,跟进的是一大批想学技术、肯学技术的一线骨干和他们不断提升的技术操作水平与创新能力。湿法冶炼首席技师曹文的一个同事对记者说:“专家就在我们身边,今后我们要向首席对标,寻找差距,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争取过几年自己也能评上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