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南昌老字号”申报认定遇冷
▲亨得利申报了南昌老字号。资料图
为振兴“老字号”,打造赣地老字号品牌,2013年7月,江西首次开展省级老字号的评定工作,5个月时间评选出首批33家企业。与此同时,作为省会的南昌在2013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南昌老字号”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启动首批“南昌老字号”的评定工作。
按照通知,首批“南昌老字号”的评定工作在2014年3月结束,并颁发认定证书。然而,记者从南昌市商贸委了解到,从下发通知至今,仅有9家企业提交了申报材料,首批“南昌老字号”的认定工作也不得不推迟到今年年底前完成。
首批老字号认定仅9家企业提交了申报材料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南昌市商贸委的相关领导曾带队前往上海、杭州等地考察老字号、老品牌建设情况,并召开过挖掘和打造老字号工作的座谈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同年,南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5年内南昌要认定30~40家“南昌老字号”,并且将老字号企业纳入城市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3年11月,南昌市印发《“南昌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的标准包括了:须满足拥有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且品牌须创立于1982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南昌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等条件。
隔月,首批“南昌老字号”的推荐认定工作正式启动。记者从南昌市商贸委官网上看到的一份2013年12月9日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南昌老字号”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中看到,原本的认定程序和时间为: 2013年12月20日前提交资料;2014年元月认定评审;2014年2月公示;2014年3月颁发牌匾和证书。
“现在收到的材料不到10家。”南昌市商贸委流通业发展处处长彭望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称。也就是说,在认定通知下发至今半年多时间里,首批“南昌老字号”的认定工作不仅没能按期结束,且申报的企业仅有9家。
知晓度不高、企业申报热情不足是主因
南昌市商贸委曾对南昌市30年以上老字号企业进行过摸底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南昌30年以上老字号企业共有56家(包括部分工业企业),其中倒闭企业4家,停产的企业有9家,其余正在经营中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仍“叫得响”,然而这些企业申报的热情却并不高。
“企业的申报热情不高主要是因为评定工作的知晓度不高,以及申报的门槛太高。”彭望元总结了其中的原因。“有些老企业可能改了名字,但注册时间其实很早,这样的企业符合条件,但没能申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南昌市商贸委下发了通知,但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并不知晓参评方式,而有的已获得省级老字号,甚至获“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对“市级老字号”的评定不感兴趣。
2013年曾获首批“江西老字号”的李渡酒业此次也参评了“南昌老字号”,昨日,记者采访该企业办公室吴主任却得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我们是省级老字号怎么会去参评市级?市里面的文件从来没有看到过。”吴主任表示,获批“江西省老字号”可以为下一步申报“中华老字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摸底调查中发现,南昌市品香斋旅游食品有限公司以117年的悠久历史,成为南昌西湖区名副其实的老字号,然而此次该公司也并未参评“南昌老字号”。“我们已经是中华老字号了,就没有必须参评了。”该公司工作人员说道。西湖区商贸局市场发展规划科科长舒翎表示,虽然品香斋已处于半停产状态,但是正在找投资者联合经营。“目前考察了6、7家,基本选中了一家,投入资金至少要2~3千万。”
每年800万元扶持资金杯水车薪
实际上,针对品香斋这样经营不善的企业,南昌已着手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不过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表示,这笔资金对于维持一家企业的发展显得杯水车薪。
今年4月,《南昌市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下发。从2013年开始,南昌将连续5年每年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8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老字号企业品牌创建、绩效奖励等方面支出。
其中,对新获得南昌市商贸委认定的“南昌老字号”企业可获20万元奖励。对重新恢复经营的本市老字号企业给予在本市首家门店(总店)开业装修费用50%的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本市老字号企业在本市新增设自营的品牌分店,给予装修费用20%的奖励,每个分店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5万元。
“需要救助的品牌太多,财政只能选择性的救助满足评定条件的企业。”彭望元表示,政府毕竟不是救济机构,对企业的奖励多属于鼓励性的政策。
而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说,获得奖励资金并不是目的所在。参加了评选的济生制药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生制药去年实现产值4个多亿,交税是3700多万元。“我们并不在乎20万元奖励资金。我们更看重的是品牌效应和市场的认可。”
专家:参评市级老字号有益建立“品牌体系”
彭望元认为,企业被评定为南昌老字号后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含金量,对消费者来说,老字号品牌是对企业产品信誉和品质的认可,因此对企业表现出的“冷淡”非常无奈。
据悉,原本只有获得“南昌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或品牌,才有资格申报“江西省老字号”。然而,由于南昌老字号工作启动稍滞后让不少企业表现出“不屑”。那么,南昌老字号是否还有打造的必要呢?
对此,南昌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彭迪云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认为,南昌的企业还是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的一些活动,可以提升其品牌效应,并在消费者心中累积一定的知名度,这些都是属于企业的“商誉资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毕竟南昌的很多老字号属于区域性销售的产品,应该在区域内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彭迪云指出,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品牌体系建设的完整性也很重要,“不要认为市级的荣誉不值得去申报,特别是对于一些拥有老字号的小企业,市级老字号的认定相对起点低、难度低,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是有利的,应该受到重视。”
与此同时,彭迪云也建议商贸部门应该尽量简化申报流程,对于一些已经获得“中华老字号”或者“省级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认定,只要对其进行简单的备案即可。此外,给予更多没有资格申报国家级老字号的企业一些机会,在注意平均行业分布的基础上,可以将侧重点转向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通过对他们的扶持,助力更多老字号不断壮大。
省社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也建议南昌市相关部门,应该选择把一批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老字号列为重点培育对象,组织有关咨询机构、业内专家指导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对于一些只空留品牌的老字号,应由政府做媒,引入新投资,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