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业人均产值140万 港府多管齐下支持发展

26.02.2014  20:33

  中新社香港2月26日电 (记者 黄旖琦)香港特区政府26日发表2014至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金融业是香港重要支柱产业,人均生产值达140万港元。未来会实行多项支持措施,支持金融业发展。

  曾俊华26日指出,金融服务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15.9%,人均生产值达140万港元,是各支柱产业中最高的。金融服务业有助推动香港整体经济发展,不仅惠及业内直接雇用的23万人,更间接为法律、会计、信息科技等相关行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金融业为香港经济重要支柱,2014至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亦提及多项支持金融业发展措施,多管齐下发展多种金融业务,包括人民币业务、资产管理及债券市场等。

  香港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余额合计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体离岸资金池的70%。香港的人民币实时支付系统每天的结算量,由2010年平均5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近100倍到去年年底的5000亿元人民币。

  曾俊华表示,内地继续改革及开放市场,香港凭着先行者的优势,可继续发展人民币及金融业务。同时香港证监会和内地相关机构就两地建立基金互认安排,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安排落实后,两地基金产品的种类会更多元化。

  香港私人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增长,在亚洲首屈一指。截至2012年年底,香港有45间银行经营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12.6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特区政府亦研究提供相关税务优惠,吸引私募基金来港开展业务。

  债券市场也是香港重要金融业务,鉴于市场对政府通胀挂钩债券(iBond)反应热烈,而目前港元利息仍低,曾俊华建议再以本地居民为对象发行一次不多于100亿港元的iBond,推动本地债券市场发展。(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