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烽:马航还没找到,理性别跟着失联

08.04.2014  12:27

  马航MH370失联事件发生至今已足足一个月了,相比缓慢的搜集进度和原因排查,由此升腾的民粹戾气却一日高过一日。

  继梁静茹、曹格等马来艺人遭遇“爱国网友”的铺天口水后,日前,在台湾高校学习的华人牛立,也因为自己的马来西亚国籍而遭到奚落。当时,牛立正在打电话,一名大陆学生听其并非台湾口音,便问是哪里人,“我说‘大马’,他脸色一变,立刻破口大骂:‘你这满口谎言的畜生,滚回你狗国去,来这学啥中国文化。’”(4月7日《中国青年报》)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有机会去台湾读书的陆生,多为青年精英。可现在,连这些受过良好教养,长期浸淫在理性、博爱的学院氛围中的人们都撸起袖管、张大嘴巴,冒失地加入到这场一致对马的“骂战”中,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忧虑,进而反思,网络上那些铺天盖地的谩骂、“阴谋论”观点,究竟是少数人的语言暴力,还有一种大面积的民粹共识?

  不可否认,在此次马航MH370失联事故的处置及搜救过程中,马来西亚官方的确存在诸多不足,这些,西方媒体早有诟病。但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阴谋论”叙述,同样站不住脚。至于因此而将怒气撒到普通的马来西亚民众头上,那更有悖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气度与格局。就像牛立所言,“如果一个女人背叛了你,那么,你可能会恨那个女人。但是,你就要恨所有的女人吗?”何况,MH370上还有马来西亚国籍的乘客,难道人家就不悲伤吗?拿国籍来划分敌我,这种民粹观点不仅愚昧而且危险,只会人为地造成对立与冲突。

  当然,凡事有果必有因,倘若要深究这股民粹戾气的生成原因,其实根源还在我们社会内部。君不见,在国内,很多本来原因简单,甚至纯粹属于偶然的事件,比如钱云会案,由于各种信息的不透明,加之政府公信力的羸弱,每每会被演绎出各种各样的“阴谋故事”。即便官方最终将所有物证尽数披露,也难以完全打消人们的猜测,总会有人固执己见。虽然说,这一次怀疑的对象换成了外国政府,情况略有不同,但考虑到网络上长期存在一股渲染外国“围堵中国”、“遏制崛起”的思潮,这种“移情”有时甚至比在对待地方政府时更猛烈。

  问题是,这种没有理性牵引的愤怒,不仅容易“误伤”他者,也可能毁灭自己。比如,令中国人在外国变得更加不受欢迎、给部分坚持“中国威胁论”论调的人以口舌,以及进一步扩散国内的民粹戾气等,其下场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此,政府与民众只有相向而行,以坦诚的信息公开打开“老不信”的心结,用制度化的协商给“暴脾气”的国人降火,唯有如此,才能一点点积累国民的理性精神,提升整体的议事素养。

  否则,即便这一次的风波过去了,那也只能算是暂时的潜伏,说不定下一次怒火会喷发的更高。如此,谁还会相信咱们中国是只可爱的狮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