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马良:希望创作回到简单而又浪漫的状态

22.06.2015  16:24

图为马良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上官云) 艺术家马良,第一位获得世界黑白摄影大奖金奖的中国摄影师,因明确的个人作品风格拥有众多粉丝。21日下午,他携新书《人间卧底》在北京举办读者见面会,分享四十多年人生经历中的点滴故事,并表示,希望艺术创作能够回到简单浪漫的状态。编剧柏邦妮亦到场助阵,在她看来,《人间卧底》最大的特点就是“”:“马良会把记忆深处的故事真诚地和盘托出’。

谈新书:《人间卧底》想写出70年代小孩成长中的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间卧底》有点儿像回忆录。生于1972年的马良在书中记录了40多年人生经历中发生的故事,关于父亲、爱情等等,不一而足。大概两年前,马良第一次把这本书拿给合作过的出版社,“人家说内容挺好,可是像我这么年轻的人是不适合出自传的。我挺惭愧,就没有再提这事儿”。

后来,马良碰到另外一个朋友。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改动了《人间卧底》的文章篇幅,将之成功出版。书名也是马良取的。他说,这完全源自少年时代的感受,“我小时候功课差,觉得自己根本没机会参与生活;加上生性喜欢观察,所以我想写出70年代小孩成长中的实践”。

柏邦妮与马良是好朋友,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见面不多,但柏邦妮总能为马良的语言感动,“比如他说‘我们的心内都有一些小小的火焰,千万要保护它’,非常真诚”。

马良身材魁梧,但内心细腻,更像一个天真好奇的小朋友。”拿到《人间卧底》后,柏邦妮迅速的看完了,“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真’,很巨大的真实。所有经历过他生命的人和事,马良都会将之从记忆深处捧出来给你看,真诚地和盘托出”。

谈艺术:希望回到一个简单而又浪漫的状态

其实,少年时代的马良虽然会留长发、穿“带钉子”的皮衣,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但很喜欢读书、写东西,也拥有自己的梦想。1994年,马良大学毕业。那时候现代广告业刚刚在国内起步,马良也在大时代浪潮的裹挟下走进这个行业,并进入当时最大的一家广告公司,一干就是十年。

当时很好赚钱,也很容易得到荣誉。”在广告业“功成名就”的马良突然有一天觉得累了,“我开始失眠。永远都是在工作,没有时间去看看远方。终于有一天,我就跟公司的兄弟说,我要做艺术家”。

马良离开了公司,开始画画、涉足装置艺术。2012年,他创作了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在10个月的时间内走遍全国35个城市,免费为1600多人拍照,“我慢慢的把创作当作乌托邦,就是玩儿,希望回到一个简单而又浪漫的状态”。

我不光喜欢做移动照相馆、木偶戏,接下来还可能涉足音乐领域。”马良很有“野心”的透露道,“原因挺简单,我想尝试”。

马良的书是抽空写出来的,他有勇气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很佩服他作出的选择。”柏邦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