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马虎说”岂能成“随意封官”的挡箭牌

17.04.2014  18:57

  因为工作人员的马虎,3名未经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局长,便被冠以新的职务写进市政府红头文件。昨天,广安华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份红头文件目前已被叫停,市政府办也已向相关部门发出通知,对两份文件进行了撤销处理。(4月17日《成都商报》)

  任命书未出,就已经走马上任,并且堂而皇之出现在红头文件中,这样的“马虎”还真是够马虎的!如果地方人大也够马虎,这事就不是个事,不就是缺一道程序而已嘛。但这一较真,就较真出了问题的实质。

  政府办出文,向来严格,别说这种“政治性错误”,甚至连语句、标点都难逃火眼金睛。让应急办跳过政府办直接将文件呈报相关领导,怕谁也没有这胆。当然也保不准会有人偷懒放了这只“苍蝇”。如果说苍蝇在分管领导眼前飞舞而看不见情有可原,那么,文件的最后一关,苍蝇依然还是未被捉住,就很令人匪夷所思。显然,再用“马虎说”是说不过去的。“之前已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当地宣传部门的这个解释,看似轻描淡写,却大有深意。显然,在他们眼里,只要符合“党管干部”原则,程序可有可无,不算个问题。不把人大放在眼里,实际是没把法律放在眼里,这就是真问题!这就明白了,政府办工作人员为何如此马虎,不是不懂法,只是遵照约定俗称的“惯例”而已!

  出了问题当然要找开脱理由。“急中生智”想出个“马虎说”,当是为推卸责任的“应激”反应了。当然,应急办必诺诺承担,虽然吞下的是只苍蝇。不过,这一环节的责任就算有人买单了,事情并非就此终结。因为依法任免干部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只要人大依法任命书一天不出,三位局长的头衔就是虚空的,那么,顶着局长帽子在新岗位履职月余的指挥无疑就是滥权“瞎指挥”了。这个因随意僭越法律产生的“脓包”,又该想出啥辙儿来自圆其说转嫁责任?又该由哪个冤大头来顶包?

  “随意封官”看似程序瑕疵,但绝非小事,“马虎说”是马虎不过去的。如果连地方党委政府都对法律失去敬畏,甚至把依法行使人事任命权的人大都不放在眼里,那么,人大又如何能够在干部任命上做到任有所据、审有所规、议有所指、督有所为?一个地方干部产生的合法性以及法治环境,又如何让人乐观?所以,兹事体大,必须问责到底,切不能拿几个小角色做垫背,让“马虎说”成为“随意封官”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