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PK:驾照自学直考就能遏制腐败吗?

27.04.2015  13:46

高中生拍“怀孕”微电影引争议

近日,清华附中的学生们拍摄了一部讲述“高中女学生怀孕”故事的微电影。校方认为题材太敏感,影片中出现了校名及校服,担心带来负面影响,要求创作团队删除了影片。此举引发舆论关注。

反方:高中生拍个微电影又不会真的“怀孕

新京报》表示,如果连学校都不能正视“高中女生怀孕”这样的事情,三缄其口,还谈什么教育?又怎能指望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呢?堵,从来不是办法;疏,才是治疗一系列青春顽疾的良药。东方网也认为删除学生拍的“怀孕”微电影不明智。一味地回避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逃避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光明网认为这折射了性教育尴尬。这样的微电影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性教育课。只可惜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承担好必要的引导责任,把一堂好的性教育课硬生生地搅黄了。

正方:成长之路应有所约束

网友“守望心中的TA”认为这是新时代新思想与传统思想的碰撞。学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机构有自己的顾虑和限制。网友“老陶在路上”称,高中生当然什么都能拍,但是学校必须有自己的界限。思想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不让拍片子,并不意味着不让思考。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成长的过程,就要有所约束、有所取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师辞职是任性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日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女教师的辞职信走红网络,引发大量网友跟帖讨论。

反方:还需理性不可冲动

荆楚网评论称,你若真的“背起行囊寻找天堂”,光靠任性不行,靠灵魂更不靠谱,还要靠实力。对女教师辞职信只可祝福不可冲动,并且告诫网友,你若也想“潇洒走一回”不是不可以,要问一问,富否?无愧老人孩子否?否!那就快回去,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东北新闻网则表示她狠心地扔下那么多的学生“想去看看世界”。作为曾经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真的不该如此薄情寡义。

正方:有情怀为之点赞

四川新闻网感叹道,我来过了,我体验过了,我快乐,我满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命观念。这样挺好的。何必总想着人?人都变成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是一种勇气。尽情释放生命的激情,追逐新的体验,想到就要做到。许多网友更评价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有网友表示“字好漂亮,文更漂亮!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更有网友称赞“勇气和理由更让人不禁为之点赞”。

驾照自学直考,就能遏制腐败吗?

近日,媒体曝光各地普遍存在“驾考腐败”,驾校学费飙涨,考官大收红包,学员们苦不堪言。而驾照自学直考能否遏制腐败引发舆论关注。

反方:对公权部门的权力约束才是关键

燕赵都市报》认为,“驾考腐败”的表象虽是驾校市场的混乱,但更本质的问题是车管所等公权部门的腐败,这才是“源头腐败”,如驾考领域的权力得不到约束,就算放开“自学自考”,可能也没办法真正给学员“减负”。只不过从以驾校为中介的腐败,变成学员无奈个人去行贿、塞红包,甚至有可能比找驾校“托管”更费钱费事。

正方:“自学直考”是驾考腐败的止血良方

红网认为,驾考腐败的“止血良方”,非“自学直考”莫能胜任。“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渐进做法也值得点赞。这次有了真真切切的“硬改革”,必然能对当前的驾考形势造成不小震动。猛药方能去疴,驾考腐败中的得利者还须正视这一举措,及时抛开“灰色收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驾驶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立也表示,这项改革“如果做得好,还能提高驾校的教学质量,提高考试的廉洁度,也能堵住驾证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