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骑自行车上班的贪官”无处可逃

19.12.2015  10:37
原标题:要让“骑自行车上班的贪官”无处可逃

原标题:要让“骑自行车上班的贪官”无处可逃

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监督问责等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管理日趋严格。一些官员为了平安着陆,成为一名“粉饰太平”的伪装者:家里放着上亿现金却“坚持”骑自行车上班。对于这种行为,将依靠制度完善进行全力查处。(12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家里有贪污受贿的千万巨资,还骑着自行车上班,这其实是反腐越来越严厉之下,逼出的贪官“自保艺术”、“行为艺术”。这透露出的是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反腐斗争深入,贪官污吏害怕了。其二,狐狸也很狡猾,他们总有应对办法。这同时也说明,反腐的形势还依然严峻。

这篇报道,没有具体说“骑自行车上班”还拥有千万巨资的官员是谁,也没有交代是如何发现这个贪官的。但是,依据以往案件办理情况来看,必然有着不少巧合因素。是制度监管出的,是执法挖掘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的这种“骑自行车上班”很具隐蔽性。最大的可能依然会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依然会是官员内斗,情妇反水,原配举报。这恰恰会是反腐倡廉的一大漏洞。很少有官员会“破罐子破摔”内斗举报,这样毁了他人,也暴露了自己。至于说原配举报、情妇反水,也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的监管制度,不能走在只能发现“表哥杨达才”这样的“外露型的贪官”层面上,更应该能发现“内秀型的贪官”。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骑自行车上班的贪官”?在这里我想列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我们这里有一位农工办的主任,他平时的表现,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好。很多采访过他的记者告诉我说:咱们的农工办主任绝对是个清官。你不知道,他穿的还是一双布鞋,有一次发现他的袜子都是打了补丁的。没想到的是,在农村厕所改造贪污案件办理中,最终也将他牵连了出来,目前正在服刑。

这样的官员如何发现?难道只能依靠拔出萝卜的时候,把他们这样的一滩泥也带出来?这就需要提高监管的标准,依靠制度来堵塞漏洞,而不是依靠无巧不成书式样的反腐。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有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等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将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

这些财产申报等等制度规定,其实就可以及时发现“骑自行车上班的贪官”。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官员财产的无缝隙监管?笔者以为办法有三:其一,存款实名需要加强;其二,房产联网用于反腐;其三,不要过于相信同志。要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当成贪官去怀疑。就是说,我们别被贪官的行为艺术欺骗了。

文/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