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鹏:解锁难呼唤人性化服务

21.05.2014  11:14

  银行存折密码被锁定,持有存折的老人住院,意识不清,为取出老人存折里1万多元抚恤补助金,儿子、女儿和儿媳,几乎每天都要往银行跑。可是,无论是银行、公证处,还是法院,都无法确切做出回复。银行存折密码到底何时能改,怎么去改?(5月20日《东方今报》)

  因当事人行动不便或者无行为能力,存折输错密码被锁后,导致取钱难的报道屡见报端。银行固守相关规定,公证处爱莫能助,法院一拖再拖,是存折解锁路上的三只拦路虎,如何破解?笔者觉得三方中的任何一方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对之提供人性化服务,都可以化解该难题,遗憾是目前三家都懒得为民服务。

  首先,银行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客户的范围不能仅仅只是存款当事人,也应该包括与其有共同利益关系的直系亲属。针对王女士这种特殊情况,开户行应该通过与上级部门协商,特事特办。先由王女士及家人出具鲁老爷子的疾病诊断证明书、户口本复印件、派出所开具的夫妻关系证明等资料,然后全家人都到银行作出相关的书面承诺,即可重置密码。

  其次,公证处是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王女士向公证处提出要求和材料合情合理,属于公证处业务范围,公证处应受理,不能因为老人活着不会说话,就没办法做公证,而建议去法院咨询。什么事都去法院解决,我们还要公证处干嘛?公证处应该切实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秉承为民服务的理念,在《公证法》的范畴内,尽可能地解决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难事,不能一推二六九。

  再者,法院说可以立案,但是需要指定监护人,一年或一年半之后才能解决问题,更是让人不理解,案情很复杂么?取证很困难么?工作真的有那么忙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热烈开展,为什么这股“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就没吹到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呢?法院的不作为或者作为慢的根源就是没有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群众需要,却不急民之所急,这怎么能让群众满意?

  银行存折密码被锁定,其实不算事,但是生活中却频频出现这样的“大难事”,只能说明我们的为民服务理念出了问题,各窗口单位对群众的关心不够,为群众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不够,希望有关部门认真了解群众呼声,耐心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出台相关的办法规定,化解群众的办事难题,让天空飘过五个字,这都不叫事!是事也就烦一会,一会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