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感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能再走形式了!

23.01.2014  12:44

  我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月21日至25日在南昌召开。记者1月20日获悉,多位省人大代表对本报2013年9月4日C1版报道的《走了样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饱受多方质疑》一文给予肯定。

  有代表要求记者留下一份当天报纸,表示要以文稿形式提交建议,还将在省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该问题,以期引起省教育厅的重视和回复。

  去年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卷结束

  本报9月4日报道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乱象,这个考试本为全面衡量高中毕业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却在操作中走了样。考试中出现考场抄袭成风、败坏学风考风,设置不及格率常现啼笑皆非成绩,巨额报考费去向不明等问题,遭到考生、家长和学校的质疑,认为走了样的学业水平考试失去存在意义。

  不过,报道之后该项考试仍照常进行。1月9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称:“2013年12月份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卷工作结束。全省9803个考场、参考人数564045人。该考试组考工作严密,考风考纪优良,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流于形式

  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铜鼓中学教师廖敏称,作为多年从事高中一线教学的教师,她也时常听到同事反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监考松散,因其成绩只作为取得高中毕业证的依据,不与高考升学挂钩,学校不重视,考试流于形式;老师们担心学生不及格,对于考场集体抄袭采取默许的态度;而每个学生必须缴纳14元/门的报考费,参考9门功课,共需缴纳126元报考费。

  “农村不少来读高中的孩子家境不富裕,这笔报考费教育部门有红头文件,学生们不得不缴。部分艺术考生在外面学习专业课程,大都会请人代考,敷衍了事。我们学校也出现了成绩非常好的学生还需要补考的情况,阅卷马虎走过场也引来了大家质疑。最糟糕的是,学生入读高一起,老师都会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好好准备,到了高二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们一下放松了学风,甚至全班公开发答案,长期提倡的良好学风毁于一旦。”廖敏认为,这场全省组织的考试由于操作走了样,既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又不能考出学生实际水平,而且还影响了学风和考风。

  据悉,廖敏将以书面文稿形式向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组委会提交建议,直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的种种问题。按照程序,今年3月以后,相关部门将对此进行回复。

  “收费是以红头文件形式的合理化收费

  “这个报道完全属实,且全省具有普遍性。”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上饶二中副校长吴晓霞在看完本报2013年9月4日的报道后这样评价。

  吴晓霞称,该考试之所以从原来的会考改名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希望通过考试在全省范围内对学生作一个水平测试,给他们一个公平的资格认定,并通过统一考试,颁发我省认定的高中学历证书,出发点是好的。但目的有没有达到,起到什么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她认为,老师们如何看待这场考试,学生考了起没起到作用,省教育厅作为这项考试的组织者,有必要下去调研,也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

  “从全省每年近30万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来估算,这笔报考费是笔巨额数字。目前,学校收费是一道高压线,卡得很紧。但是这项收费省教育厅能下文,并由市级教育部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转发,收费从而变得光明正大。”吴晓霞称,这个问题存在这么多年,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很强烈,省教育厅也应该对收费去向有个明确的答复。

  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阅卷,上饶一中、二中和上饶中学三校通常统一改卷。有阅卷教师透露,因即将放寒假,该考试考完后上级部门要求马上出成绩,教师阅卷速度非常快,基本是翻过一张卷子就给出一个分数。但总体成绩设置了及格率,可能最终“不小心”翻过时,就将尖子生的成绩给勾了下去,正因如此,才出现了物理奥赛全省一等奖得主,物理水平测试时竟然不及格的结果。

  吴晓霞最后强烈要求记者留下一份本报2013年9月4日的报道,她称:“这不是个人行为,考试涉及到全省范围这么多学生,我将在任何场合,想尽一切办法去提、去反映。否则,教育的严肃性何在?

  本报记者 杨碧玉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