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高价月饼的走向是对治腐的一次检验

24.08.2015  09:10

  临近中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社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广东、福建等地的部分高档酒店、商场,发现奢华高价月饼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等幌子推销高价月饼。(8月23日《新快报》)

  高价月饼摆上柜台或在电商线上走热,是月饼“瘦身”,避免过度包装产生浪费的反弹,更是对月饼搞腐败治理的一次检验。

  高价月饼的“死灰复燃”,是市场自身的需要吗?或许是商家在试水市场本身,又或许是在试探政府惩治腐败的力度与持续性。

  小小月饼,承载着浓浓的传统文化。但作为食品,其生产销售还须理性,要避免过度包装,制成浪费。那些高价月饼,有多少是过度包装,职业部门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市场净化非一日之功,但对招摇过市的过度包装视而不见,就是一种失职。

  自上而下,逢年过节纪检监察部门都会发布红头问题或提醒或再次约束,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不得违规发放福利,领导干部不得违规收受红包或礼品等。警钟长鸣,自是有益。小腐不拒,终累大德。月饼腐败,也该防微杜渐。

  今年市场中出现高价月饼死灰复燃的苗头,其走势如何,无疑也是对治腐是一次考验。官员主动拒绝高价月饼,不敢收、不愿收、不会收,天价月饼的市场自然会小很多。而作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基本福利待遇,高价月饼显得华而不实,也不符合职工福利需要本身,理当远离之。从高价月饼销售的宣传来看——“承接企业团购,量大更优惠”,商家无疑将企业作为高价月饼购买的目标客户。如此想来,想来,职工福利待遇相关政策落实得如何?必将直接决定高价月饼的走向。

  高价月饼在高压治腐之下无市场,最终走下柜台;还是真正“死灰复燃”,污纳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