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难觅好工作引热议 高校设立专业不可盲目

18.02.2014  14:46

原标题:高学历难觅好工作引热议 高校设立专业不可盲目

事件回放 29岁的李丽拿着医学硕士文凭,找了半年多的工作却四处碰壁。无奈之下,一心想当医生、领高薪的她只得选择到一家母婴保健机构当上了按摩师,月薪只有2000元。巨大的落差不仅让李丽有些“难受”,也引发了众多网民的讨论: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

设立专业不可盲目

虽说“学而优则高薪”并不现实,但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李丽的尴尬并不是个案。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在专业设置时过多过滥过于重复,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往往是,某个专业招生时“如火如荼”,就业率却“不忍细看”。这一现象,在文科类专业中特别突出。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须严格高校专业审批,尽快引入无水分的就业率考评机制;在就业率数据确保真实的前提下,某一专业就业率过低的,应取消相应专业招生资格。通过这一倒逼机制,引导学校设立更多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如此一来,高学历者毕业便失业的现象会得到极大缓解。(陈祥奇 北京 职员)

重学历更应重能力

对于高学历者而言,承担着过高的社会期许、家庭厚望,这往往令他们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于是乎,不少人潜意识里就觉得:高学历就一定要高起点、高工资。这一想法,多少有点不大合适。

文凭,只是一个人曾经受教育程度的证明。要胜任一份好工作,不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不仅需要文凭,还需要办事方法、处事能力和综合水平。这两者之间,有联系,但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过分纠结文凭,不如把身段放低些,把心态放平和些,多在实际能力上努力。既有高学历,也有高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机会。(张轶水 安徽巢湖 媒体人)

就业观念还需更新

在学校接受教育、取得文凭是一个层面,走上社会、找到工作乃至获得高薪则是另外一个层面。时代在变,就业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事实上,在价值判断日益多元的时代,一时工作的好坏,一时工资的高低,都决定不了一个人最终的成就。与其抱怨,还不如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君不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是选择回乡创业、带头致富并小有成就了吗?越来越多的成功者,在走上成功的征途上,不也是历经艰辛磨难吗?观念一变天地宽。(祝建波 山东诸城 教师)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