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齐头并进

08.04.2015  10:00

  阳春时节,高安城乡发展的热浪如春潮涌动:清华同方投资10亿元在高安打造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23个乡镇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全部启动;高安二中异地扩建项目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一批批重大项目精准发力,正是高安唱好工业戏、谱好民生曲的生动印证。近年来,高安市紧扣发展升级的第一要务,稳抓民生改善第一大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齐头并进的新跨越。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依托。为打造经济增长“升级版”,该市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的科学思路,着力破解建陶、汽运等传统产业制约瓶颈,招大引强,先后引进50亿元中汽零、30亿元中节能等央企“金牌”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升级。同时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科技创新,完善配套设施,光电、纺织、电子、精密制造等产业迅速集聚成势,尤其光电产业跻身全省重点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富硒农业、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逐渐升温,“五城一区一谷”加速推进大城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14年,全市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达319家,实现财政收入30.36亿元,增长21.3%。

  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建设扩容提质,也是惠及民生的“重头戏”。该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在以瑞阳新区建设为主体的城市建设中,优先安排、高质量建设3000多套农民安置房;投资14.5亿元建设环城路、新区九条主干道、六条区间路,全面拉开城市道路框架;八中八小、妇幼保健院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开工建设,促进城市承载功能与人文品位的提升。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该市去年投入4.85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方面,集中力量办好实事。市财政每年补贴2000多万元实施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投入资金1.3亿元,拆除禁养区内猪场1556个,176座水库全部退养,乡村环境大为改观;正式启动“西水东调”工程,项目建成后日供水可达10万吨,惠及高安城区和北部乡镇60多万居民……高安条条“民生线”,织起百姓生活的保障网,托起民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