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独城镇工业逆势上行

01.04.2016  10:11

  独城镇位于高安市东南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自然禀赋也不好,工业经济以建筑陶瓷、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边远小镇,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产业遇到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更趋激烈的背景下,却能站稳脚跟并实现逆势而上。201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3.0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税收1.47亿元,同比增长1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1亿元,排高安市各乡镇首位,太阳和罗斯福两大集团跻身全省民企百强。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镇的经济能够破冰前行,逆势上扬?通过深入了解,我们强烈感觉,独城镇的工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在于该镇找到了一条依靠创新引领、实行产业集聚推动、优质高效服务“三力”齐发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

  以创新发展为引擎拉动转型升级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创新是必由之路。”独城镇在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品牌创优、投资研发加力等方面为推进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创新升级装上强力引擎。

  以前的独城镇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管理随意而任性。在经历了市场的风浪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家族式粗放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市场,于是他们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革,聘请了职业经理人,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转变。如今,罗斯福陶瓷等企业均由年轻、高学历的第二代掌门人接手管理,他们的观念、思维、管理模式等都紧跟时代,尤其在管理模式上,已经完全颠覆过去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大规模引进专业人才,大胆采用沿海现代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区产品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我们不断创新,以差异化的个性产品来应对这种竞争。着力强化市场调研,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端挺进”,华硕陶瓷营销总经理谢向军如是说。近两年,独城镇建筑陶瓷企业产品创新开发速度非常快,金刚厚抛釉、大理石瓷砖、钢化微晶石、“9克拉钻”等产品纷纷推出。比如,瓷将军陶瓷开始涉足附加值更高的“镀金砖”“K金砖”,利润是普通瓷砖的几倍;罗斯福陶瓷研制开发出的“大理石剥开釉”等新产品,跻身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现国内仅有3家企业掌握了此工艺。

  在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该镇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来实现产值利润的稳步提高。2014年,罗斯福陶瓷集团就将利润的25%用于购买新设备和研发新产品,尝到甜头的该公司201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55%。在榜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精力转向科技研发。据不完全统计,独城镇企业共申报技术专利110余个,特别是近三年,每年都有30个左右专利申报。仅江西浩港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在2015年就申报专利16个,获批8个。

  以产业集聚为依托推动转型升级

  在招商引资中,独城镇紧紧围绕产业链的延伸选择配套企业,逐步形成陶瓷、机械等产业集群,进而使企业成本不断降低,抵御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名优品牌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独城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华硕陶瓷集团总经理丁魏告诉我们说:“独城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后,配套更趋成熟,从原材料的购进到产品的运出,基本不用出门就可以实现,企业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产业集聚的良好效应,引来不少企业入驻,仅2015年园区就引进企业8家,引进外资8.6亿元。

  在产业集聚之后,独城镇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意识到,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无法赢得用户的口碑,更无法去占领市场。于是从2010年始,他们就在创立品牌上下功夫,经过几年努力,“从无牌到贴牌,从贴牌到有牌,从有牌到名牌”,独城的品牌越来越响,独城的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目前,该镇已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太阳陶瓷和罗娜尔瓷砖)。响当当的品牌,不仅使企业的效益得以提升,而且在市场的影响力大为增强。“罗娜尔”陶瓷拿下中国驰名商标后,连连进军宜春明月山机场和南昌地铁,品牌已成为该公司“最硬的招牌”。

  “我们这个小乡镇也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独城镇政府一名机关干部自豪地说。正是因为看中了独城镇的产业集聚,专门生产高压水射流切割机械的江西浩港科技有限公司慕名主动落户独城。该企业的水刀切割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前景广阔。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了该镇传统机械行业的升级换代,新瑞洪泵业引进水泵叶轮机器人,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和瑞士的激光焊接技术,使产品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以优质服务为接口助力转型升级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实现逆势发展的重要法宝”。采访中,独城镇党委负责同志告诉我们:“镇党委、政府帮扶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外来企业创造一个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环境。

  独城镇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地坚定工业立镇的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把精干力量放在工业线,把有限财力倾斜在工业上。仅2015年,该镇就投入600多万元完善了工业园的电力、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精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环境。目前,全镇年税收超1万元的企业67家,其中超30万元的28家,超100万元的10家,超1000万元的3家,工业总量持续增长。

  镇党委、政府对企业实施零距离、高效率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在独城镇,每个园区每个产业都活跃着类似“建筑专家”“办证专家”的服务人员,从企业引进、开工、建设、投产到实现税收赢利,这些“专家”无不殚精竭力地提供着精心的服务。罗斯福陶瓷集团董事长罗群告诉我们说:“镇党委、政府在2014年就看到了陶瓷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及时提醒我们压低库存,开发新产品,现在看,我们及时降低库存是对的,开发的新产品提升了我们的竞争力。非常感谢镇领导对我们的贴心关怀和鼎力支持。

  为了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镇党委、政府经常组织企业家们坐在一起,研判分析市场,共谋发展思路,抱团取暖过冬。在独城,只要是企业需要,当地村民无不大力支持,哪怕工资暂时被拖欠也毫无怨言。反过来,发展起来的企业家们同样不忘回报村民。普京陶瓷捐资500余万元新建独城力山普京学校;华硕集团捐资100万元新建华硕中心幼儿园,捐资60万元用于旧村改造环村公路建设;太阳集团捐资100万元新建中学综合楼,出资50万元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格来利泵业公司捐资150万元新建和溪村小,等等。普京学校校长毛会清骄傲地告诉我们:“我们这里什么都是新的,学生每学期都能免费领到一套校服,城里小学都不如我们这里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