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社区:“亲善之家”关爱留守儿童

12.11.2013  11:24

亲善之家”让孩子收获快乐

  为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更好地生活、学习,高新社区率先在全市首创“亲善之家”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里,我可以看书、下棋,还可以学到知识、交到朋友,我的生活不再像以往那样孤独寂寞了。”11月10日下午4点 ,在青山湖区塘山镇高新社区的“亲善之家”,留守儿童方玮宁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走进“亲善之家”,一群儿童正在一名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朗诵诗歌。今年11岁的胡坤告诉记者,在社区“亲善之家”不仅可以免费参加手工课、玩游戏、练习画画和书法,还能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快乐和知识,还学会了合作、体贴、忍让、感恩。

  胡坤的父母常年在福建石狮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他与爷爷奶奶在社区租房子住。自从今年8月份高新社区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亲善之家”后,胡坤每天放学后都会去“亲善之家”。在“亲善之家”,胡坤能通过电脑视频与远在石狮的爸爸妈妈聊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

  高新社区居委会主任涂花娇告诉记者,在高新社区有上百名和胡坤一样的留守儿童,在没有成立“亲善之家”前,他们都是通过电话和自己在外的父母沟通。自从“亲善之家”成立后,留守儿童可以利用电脑网络与父母“团聚”。

   亲善之家”让孩子找到自信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个性和心理发育上的异常。

  今年11岁的王丽萍在单亲家庭成长,妈妈常年在深圳打工,王丽萍一直由外婆照顾。王丽萍妈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到外面打工也是为了让家人生活更宽裕些,但是孩子在家里让外婆带,学习、思想等方面我还是有点不放心。知道孩子在‘亲善之家’找到了快乐,我就不再担心了。

  “但是作为一名老党员,应该发挥自己的余光余热为这些留守孩子们做点事。”69岁的社区志愿者熊泰生告诉记者,加入“亲善之家”主要还是帮助小孩子认识德育的重要,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疏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表示,有很多留守儿童与亲友有疏离感,性格孤僻,容易有自卑感,但到了这里后,孩子们找到了自信,能看到这些小孩子健康成长很开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老师、医生、社区干部等10多名“社区志愿者”加入了“亲善之家”,每天两人轮流到“亲善之家”关爱留守儿童并辅导孩子们做功课。同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登记,为其建立父母档案,制定辅导方案;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定期分批培训,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立心语驿站,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亲善之家”让孩子健康成长

  据了解,青山湖区投入了5万元,花3个多月时间打造“亲善之家”。“亲善之家”有90多平方米,安置了桌椅、电脑、电视、电子琴,图书及各种球类、棋类设施,还设立了道德银行、“爱心日历”、“亲情话吧”、“周末乐园”等十个功能室,使“亲善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加油站、心理疏导台、成长避风港、快乐缔造园。

  “我们还有个特殊的活动,就是让孩子们把悄悄话写在条子上,放在心语箱里面,我们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要求。除了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会组织孩子们到外面参加社会实践,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都会尽量达成他们的愿望。”涂花娇说。

  高新社区设立“亲善之家”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成效显著。希望有更多的“社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能加入关爱留守儿童行列,共同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心”。

  (吴怡 记者 陈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