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钟哲:高校不是旅游景点,售票进入有待商榷

30.03.2015  13:23

每年春天的樱花花期,美丽的樱花与百年学府武汉大学交相辉映,赏樱游客纷至沓来。今年,该校的“樱花观赏券”延续去年价格,为20元一张,游客最多时一天接近20万人。这引来了网民质疑:每年赏樱人数近百万人次,门票钱两千万去哪里了?有网民笑称,武大的校训应该是“要致富,先种树”。(3月29日《西安晚报》)

尽管如今高等学府已然成了一种产业,学生成了产品,被源源不断地从教学流水线上批量地“制造”出来。但毕竟还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营利组织。是事业单位,就具有事业单位的特征,比如不以盈利为目的;比如依靠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资金为来源,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回报。这种单位类似国外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但又不是社会自治组织,更多受政府行政管理,就像大学校长任免那样。

旅游景点则根据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的不同,向公众提供不同的服务,有免费和收费的区别。即便是收费的,也要经过严格审批,包括审查申请和审核成本,才能确定是否售票和门票价格。有些景点和旅游公司(旅行社)一样,实行的是企业化运作的模式。

这就有个问题,那就是武汉大学是否也是政府批准的旅游景点?票价经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如果是,两千万门票哪里去了,恐怕网友不会质疑,质疑了也毋需武大党政办公室主任来回答,毕竟“党要管党”,大学党政办公室不是一个经济组织。就像游客可以抱怨景区门票过高,却很少质疑收的门票哪里去了一样。如果不是政府批准的旅游景点,出售门票就涉嫌违规操作,不管你理由多么堂皇。

上面说了,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最大特质。因为从本质上说,无论是教育、科技,还是文化、卫生,都是来自纳税人的贡献。正是出于这种理念,如今许多高校都对市民开放,有的不光校园允许参观,而且连图书馆也向公众提供借阅和活动的方便。很多家长,也愿意带着孩子到高校感受浓郁的校园气息和学习氛围,体味校训的寓意,接受文化的熏陶。这正是高校公益的价值。如果武大可以利用樱花卖票,其他学校是否也可利用自身优势,成为盈利的景点?就如西安交的樱花大道,也是很有引力的地方。所以售票“分流”,实在是一个牵强的借口。